“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

03

《一个人的朝圣》:一场关于爱的疗愈之旅

启发性:★★★★★

实用性:★★★★

趣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这本书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展开来读,听到这个书名的第一反应是一个人去朝圣的过程,一路朝拜去往心中的圣地,但因为好朋友提到一起直播这本书,终于拿起来读,结果一口气就读完了,很久没有如此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了。

这本书可以算作一个关于心灵成长的心理小说。作者蕾秋不愧是编剧出身,确实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一个平庸得有点乏味的老头做了点看起来有点疯狂的事情在她的不露声色的讲述中,那些深藏的伤痛一点点浮现出来,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背后的惊心动魄的爱与痛,因为普通,反而让我们有了更深的共鸣。

主人哈罗德是个普通的英国退休老头,他过着平静乏味的退休生活,谨小慎微,沉闷无趣,和妻子感情疏离,生活一潭死水……

然而,一封意外的来信却打破了这一切。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来信。通过来信他得知奎妮患了癌症,写信来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受到启发,突然冒出一个疯狂的信念,他要走路过去见奎妮,他相信他只要走下去,奎妮就会活下去。于是,他和妻子不辞而别,穿着帆船鞋,没有任何的准备就走上了去见奎妮的“朝圣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就凭着一定要让奎妮活下去的信念,他走上了疯狂的创造奇迹之旅。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的另一场心灵之旅。

这趟旅程经过自我、走过现代社会百态、跨越时间和地理风景,他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一幕幕往事在眼前浮现,遇到一个个精彩而又有趣的灵魂,他终于逐步打开自己,让世界走进来,让生命重新发光。

我之所以给这本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5颗星,是因为这个关于心灵成长与创伤疗愈的故事确实精彩,并且有很多的悬念层层展开,尤其读到最后的伤痛往事,我们有一种被深深击中的感觉,真的会有“每个成年人的生活都是劫后余生”的感慨。尽管作为一本小说,它并没有给我们很多实际操作方法,不过我们在哈罗德与一个个陌生人相遇的过程中,也在逐渐学习如何心怀好奇,打开自己,让生命重焕生机。

有这几个关键词让这本书成为我的年度心灵疗愈小说。

1. 突破

哈罗德突发奇想的徒步行程打破了他自己太多的舒适圈。

曾经的他是一个从来不愿意给人添麻烦,也从来都是循规蹈矩的老好人。

他敏感细腻,害怕冲突,总是习惯委屈自己近乎讨好来避免不快。

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吃茶饼流了满嘴液体的人,“哈罗德扭头看向一边,想站起来,但意识到这样不行。但同时他又觉得这样目睹他人的无助也是一种侵犯。”

他进了一家饰品店,他发现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他有点失望,想离开,但作为店里唯一的一个顾客,又有店员盯着,好像非买点什么不可。”最后他买了四个杯垫,一支圆珠笔。

对待好友奎妮,他也是绅士范十足,从来不评判,永远贴心的服务,奎妮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

然而这样的哈罗德,家庭却并不幸福美满,他和妻子莫琳越来越行同陌路,他从不强迫对方什么,即使对方搬出他的卧室,住进了儿子的卧室,他似乎也只能听天由命。面对儿子,他更是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表达爱,甚至在儿子溺水的时刻,他也会笨拙不堪,不知道如何行动……

然而,这样小心翼翼的哈罗德,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徒步去看老友奎妮,期待用自己的疯狂举动给对方一个坚持活下去的理由。

他没有任何的准备,甚至都没有和莫琳正式道别,他就毅然决然踏上了行程。而这个过程中,他开始真正打开自己去拥抱自己,他不再拘谨防御,也不再顾忌他人的评判,而是敞开内心去给出善意,而他收获的也是无尽的善意和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邂逅

“哈罗德一路走,一路听着这些陌生人的故事,并不评判任何人。”

因为这份带着同理心的聆听,他遇到了太多精彩的人和事,仿佛整个世界都开始向他敞开。

他遇到了没有孩子的女人,他对对方渴望孩子却不得的痛苦感同身受,也想起了自己初为人父时的笨拙与尴尬……

他遇到了一位银发绅士,那么优雅从容,但是那位绅士却和他吐露了压抑心里多年的秘密,他其实喜欢一位有点残疾的年轻男人(可能是男妓),并喜欢添对方的运动鞋,他发现对方鞋破了,想买双新鞋却又害怕伤害对方自尊。而哈罗德完全懂得对方内心的压抑与孤独。

他感叹道:有时他们需要付出简直不为人道的努力来扮演“正常”,每天都要装,还要装得稀松平常。那种不为人道的孤独感。

他更遇到了一位满口粗话却古道热肠的医生玛蒂娜。

她一直在骂粗口,不管是对哈罗德还是对她替男朋友养着的狗。可是,她却毫不犹豫地跪下帮陌生人哈罗德洗脚治疗双腿,哈罗德不好意思,她吼道“如果你要走到他妈贝里克那么远,我们就要好好侍弄你这双腿,哈罗德”,但传递的却是满满的关心与善意。

她没有一丝畏缩的刺穿那些恶心的流着脓的水泡,那些连哈罗德自己都不忍看下去的脓包。在面对外面有了女人和孩子并且选择了抛弃她的男朋友,没有更多的恨,还在爱,还在等。她还会在哈罗德天还没亮离开的清晨,偷偷在玻璃窗上望着他离开……

正是这些爱与善意让哈罗德内心的坚冰一点点融化,尽管曾经的他是如此怯于袒露脆弱和给他人添麻烦,但是当他真正学会求助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温暖与信任。这份温暖与信任也是哈罗德一直想传递给好友奎妮的,也是支撑他走下去的信念。哈罗德坚信,只要他一直在走,奎妮就会一直活着。对于奎妮来说也是,她坚信哈罗德一定会像他所说的那样来见她,所以她也一直在等。

这个信念因为一路上邂逅形形色色的人,也曾一次次的动摇,但也一次次的更加坚定。在经历七百多公里的跋涉之后,哈罗德走到了奎妮身边,奎妮等到了哈罗德,虽然等待哈罗德的时间里经历了数不尽的痛苦,但奎妮走的时候却很平和。

很多事情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到,并给自己找了无数无法做到的证据,却没有尝试一些实现目标的行动。我们常常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总是被路途上的风景扰乱初心,也总是因路途中的点点坎坷而选择放弃,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像哈罗德一样,常常凭着一场热血毫无准备的出发,却很少像哈罗德一样坚定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达到,相信平凡人也可以尝试不平凡的事。

3. 疗愈

随着哈罗德更深地敞开自己,我们才发现他千疮百孔的童年与人生。

他开始一路走一路回忆自己糟糕透顶的人生:儿子戴维从出生到二十岁,从未感受过来自父亲的温情;儿子自杀后,哈罗德和妻子都无法面对,也渐行渐远,待在同一个屋檐下却相对无言,并且妻子搬进了儿子的房间选择了分居;唯一的好朋友奎妮为他担下了醉酒后的所有过错,他却一声不吭。

他的一个人的旅程中,每一步都在忏悔,对儿子、对妻子、对朋友。哈罗德用回忆丈量自己走过的路,他回忆在花园里种四季豆的莫琳、刚出生的戴维、提着行李箱出门的母亲、诚实朴素却异常勇敢的奎妮,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事一件件浮现出来,每一个细节都那样清晰,哈罗德甚至觉得比脚下的土地还要真实。

他回忆起了自己灰暗的童年:从出生起,带给母亲的是茫然和不知所措,感觉自己是母亲的包袱,读书时他是别人眼中的笨小孩。他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的则是不耐烦,他很小就学会吃东西时不发出声音,他想尝尝被大人双臂环绕的感觉,却从未被实现过;他努力寻找让母亲笑的方法,母亲最后却不告而别;而母亲的离开也并没有使哈罗德得到一点父爱,父亲不停地换伴侣,让哈罗德一直生活在动荡之中,十六岁那年,他被父亲赶出了家。

妻子莫琳的出现曾是他生命的亮色,他陷入爱河,并和莫琳组建家庭,有了孩子,他原本以为逐渐稳定的生活可能会疗愈童年的创伤。但慢慢发现童年的阴影他很难摆脱——他木讷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爱,害怕人多的地方、害怕交际。儿子出生了之后,看着他安然地躺在婴儿床上的样子哈罗德甚至不敢抱一抱自己的孩子,他用肃穆的眼神凝视小小的儿子,但内心却感到恐惧。最后戴维酗酒、吸毒、自杀,其间儿子也曾向哈罗德求助过,哈罗德感受到了儿子内心的恐惧,他想把他揽进怀里紧紧拥抱一下,最终却什么也没做……

儿子走后,他和妻子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妻子搬进了儿子的房间,每天和死去的儿子对话,假装儿子并未离去。他尽管心痛不已,但他也不敢阻止,不敢发声,家庭经常是死一般的沉默,让活下去的日子都变成煎熬……

但在哈罗德一个人的朝圣路上,他不断地回忆自己、面对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

在旅途中,不断接受来自陌生人的爱的同时也给予陌生人自己的爱,哈罗德也明白了,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他记起了儿子的点点滴滴,蹒跚学步的戴维、赢了跳舞比赛的戴维、考上剑桥的戴维,儿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点成长哈罗德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他把这份深藏心底的爱意在旅途中开始表达和传递,包括对妻子莫琳诉说自己的爱与思念。

同时,莫琳也在改变自己,她开始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了解哈罗德,她开始重新看待过去的事情,她看到照片上哈罗德举起双手强忍着想抱戴维的样子,戴维骑在哈罗德脖子上时哈罗德努力保持平衡的样子,她发现,哈罗德和戴维都曾尝试走进过对方、虽然不明显,也不频繁,但这些都被过去的她忽略了。莫琳最后也挣脱窗帘的桎梏,取下窗帘让日光流泻进屋子……

甚至在哈罗德遇到一位肿瘤医生,用专业知识告诉他不可能帮助奎妮活下来,哈罗德开始徘徊和犹豫时,他打电话给莫琳说“我走不到了,我坚持不下去了。”之前一直认为他不可能做到的妻子却叫他继续走,别停下来,她感受到了哈罗德可贵的初心,她选择相信丈夫可以创造奇迹。

这并不是哈罗德一个人的朝圣,哈罗德在爱的驱使下走完了全程,莫琳也冲破了那些桎梏自己的枷锁,哈罗德不仅仅是走到了奎妮身边,更是再一次走到了妻子身边,他们因为“爱”改变了自己,更因为“爱”是拯救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哈罗德和莫琳再次牵起对方的手站在海边摇晃时,哈罗德突然记起当时初见莫琳时彼此欢笑不已的原因——

“那就是爱的威力,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一定是我们太快乐了,所以才觉得那么好笑。”

是爱,让平常的日子和普通的人生变得熠熠生辉。爱,才是最终的救赎。

作者蕾秋通过这本书的写作完成了对患脑瘤去世的父亲的缅怀,而每个读者也能通过这本书去疗愈我们曾经的创伤,去相信,用行动去表达爱,去耐心去感受爱,我们终极会迎来内心的和解。

04

《越过心中那座山》:穿越心灵的至暗时刻

启发性:★★★★★

实用性:★★★★★

趣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我曾经专门推荐过,也是我的疗愈工具书,尽管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有些沉重,也不是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和乐趣,但我还是一定要推荐你认真读一读,因为它太有用了!

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一是作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的传奇经历。

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作为饱经风霜的老人,她的书里面浸透了她历尽沧桑的人生智慧,可谓字字珠玑。

本书作者伊迪丝当年她跟家人被关进可怕的集中营时只有16岁大。

她也曾有过恐惧无力,体验过饥饿、丧亲、折磨、伤害、压迫和死亡威胁,最终得到解救时已被折磨得伤痕累累。

这段痛苦可怕的苦难经历给埃格尔博士留下了深重的创伤,就像一个在黑暗中待得太久的人,没有办法适应光亮一样,埃格尔博士也用了很长时间才适应普通人的生活。

她50岁时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接纳承诺疗法(ACT)专家,40多年来为无数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她的老师正是同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之一、意义疗法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是我的枕边书,是常读常新的经典。

这一系列的特殊经历让这本书有了不一样的厚度和分量。

埃格尔博士指出,困住一个人的不是集中营,而是自己为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正如《越过内心那座山》的英文书名《The Gift》(《礼物》),她将这段可怕的苦难经历看作是一份生命的“礼物”,告诉我们——

“无论是谁,即使身处苦难之中,仍然拥有选择的能力,逃离自己的精神牢笼。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则在于我们选择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对待自己的经历、回应自己的遭遇。”

二是总结的心理问题的普遍性。

为什么他不爱我?为什么公司会炒掉我?为什么别人要这样伤害我?为什么受苦的是我?我为什么会遭遇这些不幸的事情?……

这些都是困住我们的精神牢笼,要走出来并不容易。

埃格尔博士总结出12个普遍常见的精神“牢笼”,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被其中的某个或是多个“牢笼”困住,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走出困境的内心力量。

埃格尔博士总结出12个普遍常见的精神“牢笼”,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被其中的某个或是多个“牢笼”困住,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走出困境的内心力量。

这12个精神“牢笼”,也就是常见的心理困境是:

1、受害者心态型牢笼
2、逃避型牢笼
3、自我忽视型牢笼
4、秘密型牢笼
5、内疚和羞耻型牢笼
6、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
7、僵化思维型牢笼
8、怨恨型牢笼
9、恐惧型牢笼
10、评判型牢笼
11、绝望型牢笼
12、不宽恕型牢笼

埃格尔博士通过自身及家人的真实经历以及她在日常心理治疗所接待的来访者案例,生动地讲述了12个精神牢笼是如何困住我们,如何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和行为表现。

我们可以对照埃格尔博士列出的症状表现进行自我评估,也可以根据她的提示来进行积极转念的刻意练习。书里面的方法经过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实践作支持,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方法。

书里面既有作者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有其他遭受巨大创伤的来访者案例,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我们逐步看清自己走出心理牢笼的方法,找到生命的意义,活出心灵的自由。

三是解决方案的实用性。

这本书既不是一本典型的心理读物,不是一系列心理学名词和各种疗法的堆砌,相反,书里很少用到新概念,反而是作者感情与体验的自然流露,有大量情感的叙述。不过背后支持的还是扎实的心理原理,总结如下:

1. 四个心理学基本原理

①习得性无助→习得性乐观主义

②认知行为疗法——思想在支配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改变想法才能改变那些有害的行为。

③无条件积极自我关注

④回应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并进行选择的能力,找到目标和意义。

2. 希望的两个层面

①认识到痛苦是暂时的。

②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

3. 三个初始路标

①除非准备好了,否则不要改变。

②改变就是打破那些不再对我们有益的习惯和模式。

③改变,不是成为新的自己,而是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以前写过她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走出受害者牢笼。我今天简单举例如何走出“逃避型牢笼”。

逃避型牢笼往往是因为恐惧和焦虑而逃避面对现实,否定和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负面情绪无法得到释放和缓解,一直都陷在困境中没有真正走出来。

只有允许自己产生各种感受,并接纳和表达这些感受,识别感受的根源是什么,才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然后通过以第三方的角度进行自我觉察的方式,给自己的感觉命名,跟各种感受共处。

埃格尔博士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战争结束30多年后,作为一名心理创伤专家,她一直不敢去大屠杀纪念馆。直到某一天她被安排去参加会议,她意识到,她需要战胜自己的恐惧!

于是鼓起勇气走进了纪念馆。看着和大屠杀相关的照片,曾经的记忆便像洪水猛兽一样快要把她吞噬,她觉得自己快要吐了。顾不得其他参观者的眼光,蜷缩在一个黑暗中的角落痛苦起来。

不知道了过去了多长时间,或许是一个小时,又或者两个小时。但她知道的是,内心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重了。

依然会悲伤和恐惧,照片上的纳粹符号,党卫军冷酷的眼神还是会让她不寒而栗,但她允许自己面对过去的那些感受,那些她这么多年来一直在逃避的感受。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抑郁是来自压抑和不表达。不管多难受的感受,只要表达出来就不会让你生病,那些隐藏在内心的感受的感受才会让你生病。

直面它,曝光它,让自己摆脱逃避型牢笼,允许自己产生各种感受,让那些感受浸润自己,最后再让其慢慢离开。

也可以跟自己的身边人,比如家人、爱人、朋友、同事等进行交谈,将你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而不是逃避跟别人接触和交流。这些人是你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在关键时刻为你提供支持和帮助,陪伴你面对困境,度过难关。

埃格尔博士在书中也不断谈到她自己是如何直面自己的创伤,勇敢地回到现场,回顾当初在集中营的可怕经历,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进行自我疗愈,最终从当年的苦难之中走出来,并为更多的人带来积极乐观的力量和勇气。

愿这本书也能成为你的疗愈工具书。正如泰戈尔说的,“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能量营马上开营,欢迎扫码,来心理能量营一起活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