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之道,非僅形貌山川草木、水流雲行,而在於呈現自然之幽深與宏遠,達致一種超脫塵囂、洗盡鉛華之境地。所謂「無煙火氣」,即喻此畫面之中,不見人間煩囂喧囂,無炊煙縈繞、燈火輝煌之景,唯獨剩山巒疊嶂、溪水潺潺、林木蔥蘢,乃至天地間之浩渺與靜謐。

畫家運墨揮毫,寓情於景,以淡泊寧靜之心態,勾勒出那種空靈而遼闊的無人之境。每一筆一劃,皆蘊含著對大自然深沉敬畏之情,以及對於世事滄桑、人生哲理之深深思索。此種境界,雖無人跡可尋,卻充滿了生命之力,猶如萬物生機勃發,和諧共生於宇宙之間,令人觀之悠然神往,心曠神怡。

故曰:中國傳統山水畫之「無人之境」,實為追求「無煙火氣」之筆墨極致,寄託了畫家對於理想世界、精神歸宿之熱切向往,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藝術與道統合而為一之崇高境界。

當作者心融於道,神遊於物外,縱然筆下山川草木皆有其靈性,亦可謂「無我之境」,即藝術家個體意識消隱,讓自然之美、宇宙之道自在流露。此乃中國傳統山水畫追求的最高境界——「以形寫神,得意忘象」,即在表現形式上淡化人的痕跡,而在精神層面上達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契合,呈現出一種無人之境,实則是無我之境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