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粟裕大将,就不得不提起淮海战役,这是粟裕指挥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毛主席戎马半生,用兵如神,经历过的大仗数不胜数,可是在毛主席心中,能与二战时期国外大型战役相提并论的,只有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

所以,当1961年毛主席在武汉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时候,两人才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淮海战役。蒙哥马利称赞淮海战役是毛主席指挥的一场不可思议的战役,但毛主席却笑着说:“我的战友里,有一个最会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就是他指挥的淮海战役。”说完,毛主席又风趣地补充道:“粟裕也是我们湖南人。”

可是,能被毛主席和蒙哥马利元帅反复提及的淮海战役,却在粟裕大将晚年写的战争回忆录当中看不到任何记载。

一、粟裕回忆录对淮海战役只字未提

1976年的夏天格外沉闷,军队中出现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倾向让已经调任军事科学院的粟裕十分不满。

将毛主席的军事理论归结为几条固定的公式,将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机械化为僵硬的流程,这不是胡闹嘛,以这种理论教育下一代,是会吃败仗的!越想,粟裕心中就愈加烦躁,于是他决心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总结成书,写一本战争回忆录。

就这样,《粟裕战争回忆录》诞生了。按理来说,淮海战役应当是粟裕将军最得意的一战,可事实上,在四十万字的回忆录当中,粟裕对淮海战役只字未提,反而是关于北上抗日先遣队和三年游击战争的内容,几乎占整本书的一半。

直到多年以后,粟裕将军的夫人楚青根据粟裕回答别人的提问,汇编成了《粟裕谈淮海战役》,补录到回忆录当中,这本《粟裕战争回忆录》才终于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内容。

粟裕在北上抗日先遣队和三年游击战争中经历了什么,以至于让粟裕将军难以忘却,并把这段岁月看得比指挥淮海战役还要重呢?

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慷慨悲歌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由于前四次都铩羽而归,这一次上了火气的老蒋动了真格,光是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就多达五十多万。

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的领导下,中央红军的人数已经突破了10万。可是,这个时候上面却空降了李德和博古,这两位军事理论家空有理论,不懂得结合实际,照搬苏联的那一套。

既然苏联红军可以通过攻打大城市夺取政权,那么中国的红军也应该与国民党军正面对抗。李德和博古错误而固执的指挥让中央红军吃了大亏,持续一年的战斗让红军损失惨重,第五次反围剿已经面临失败。

打不过怎么办?只能转移。可是转移不是说转就转的,老蒋不是傻子,顾祝同等国民党军将领也不是酒囊饭袋,他们早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将红军团团围住。想要突围成功,就要有一支军队吸引国民党军的注意力。

然而,吸引敌人火力也就意味着这支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部队凶多吉少,谁去大概率都是牺牲。选谁呢?中央挑来挑去,最终决定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红7军团。

红7军团的军团长是寻淮洲,参谋长是粟裕,政治委员是乐少华。寻淮洲是红军中年纪最轻的军团长,比林彪还要小五岁,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寻淮洲的未来无可限量。

红7军团刚刚成立不久,尽管战斗意志很坚定,打过不少硬仗,但是装备实在是太差了。全军6000余人,只有一千多支枪,大部分战士手上拿的都是大刀和梭镖。与此同时,军中还要携带160万份传单,走到哪就将革命的火种撒到哪。

中央将红7军团编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命它们从江西瑞金向东挺进。名义上红7军团是北上抗日,可它最核心的任务是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主力红军突围。

很显然,红7军团是一支炮灰队伍。更要命的是,就连这支炮灰队伍内部,也不团结。军团长寻淮洲和参谋长粟裕是从南昌起义就开始的老革命,战场经验比较丰富,两人配合也比较默契。政委乐少华是留苏学生,当时博古、李德等人正在夺权,势头很大,乐少华也想借着这个势头,扩大在红7军团的话语权。这样一来,寻淮洲和乐少华的关系可想而知。

执行任务是有去无回,部队装备是相当没有,军队领导是两看相厌,这样的一支队伍如何能从数十万敌军的包围圈中走出来?只能说幸亏是红军,如果换一支队伍,这不是牺牲多少人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投降的问题。

不过,粟裕想不了这么多了,李德等人下的命令很着急,红7军团稍稍整备,就向着东部挺进了。

红7军团出发以后接到的第一个命令是攻下福州。以六千兵力,一千多支落后的长枪,如何攻得下固若金汤的福州,用战士们手上的大刀砍吗?可是李德和博古不管,命令已经下了,怎么打是你们的事。

没办法,粟裕和寻淮洲只能命令红7军团进攻福州。以卵击石,结果可想而知,红7军团损失惨重。寻淮洲和粟裕一合计,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他们给中央发电报,请求在福建休整一下。

李德和博古一听急了,把你红7军团分出去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吸引敌人火力吗,你要是休整了,还派你出去干什么。于是下令,红7军团继续向北挺进,到江西与方志敏会合。

以败军继续北上,寻淮洲和粟裕觉得不靠谱,他们找到乐少华商量,可是乐少华坚决要求部队执行李德等人的命令。这样一来,寻淮洲和粟裕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率领红7军团继续北上。当红7军团与方志敏会师的时候,全军只剩下三千人,折损了一半。方志敏的部队损失也不小,于是中央决定红7军团与方志敏的部队合编为红十军团。

合编以后,粟裕仍任参谋长,乐少华任政委,刘畴西任军团长,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只有寻淮洲被降职为师长。

部队是合编了,但是任务没变,还是北上创建根据地。没办法,粟裕重新上路。只是这一次,红十军团碰上了真正的硬茬子,国民党军补充第一旅。这支队伍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七十四军的前身,旅长正是王耀武。

两军在安徽黄山谭家桥附近展开激战,红十军团大败,寻淮洲也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突围出来的残部只能四处转战,寻找一线生机。可是在行军路上,缺乏指挥经验的军团长刘畴西一直拖慢行军速度,任走在前面的粟裕和方志敏怎么说都没用。

没办法,粟裕你先走吧!方志敏同志把八百人的部队交给了粟裕,自己则回到军团主力队伍那里,希望早一点把部队带出来。可是这一走,竟成永别。方志敏和刘畴西还有红十军团的两千战士被包围在了怀玉山,全部壮烈牺牲。

最终,只有粟裕带着500多人走出了江西,来到浙江。从红七军团到红十军团,将近一万战士,现在只剩下几百人,寻淮洲、方志敏、刘畴西,曾经的战友全部牺牲在了茫茫的大山当中,倒在了革命的路上。

粟裕记住了这段悲伤的岁月,也记住了那个让自己失去这么多同志的敌人,王耀武。

三、粟裕的名将之路

从江西走到浙江的粟裕成熟了很多,坚韧了很多,但真正让他成为一代名将的,是三年的敌后游击战争。

在中央红军时,粟裕的职位一直都很尴尬,不论是红七军团还是红十军团,粟裕担任的都是参谋长,积累军事经验倒是也有机会,但一是不多,二是不突出。如果没有三年敌后游击战争,可能就不会有解放战争时期的粟裕,至少不会有那个用兵奇谲、爱下险棋,喜欢釜底抽薪的粟裕。

如果可以的话,没人喜欢天天拿命去搏。像林彪一样,用兵谨慎,只打有把握的仗难道不好吗?当然好,可是率领500残兵在敌占区进行游击战争的粟裕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这个资本。

浙江是国民党的腹地,也是革命火种还不茂盛的“不毛之地”。这里的农民对于红军很陌生,加上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宣传,农民们不信任红军,看到红军就躲到山上。

没有农民兄弟的支持,就无法建立革命根据地,没有革命根据地,部队就会成为浮萍,只要国民党的大浪袭来,粟裕部队就会立刻倾覆。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粟裕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侦察员化装成农民混进当地村民当中,只要红军一来,侦察员就大喊红军来了,红军就把伪装成农民的侦察员拦下,让他带路,并给他银元。看到带完路平安返回还有银元拿,真正的农民们也动了心思。一来二去,农民们体会到了红军带来的实惠,自然就不再惧怕红军了。

有了群众基础,很快粟裕就在周围三十多个县建立起革命根据地,改编后的挺进师也从五百多人扩充到了数千人。而这一年,粟裕还不到三十岁。

起初浙江省的国民政府没把粟裕当回事,一支几百人的残兵败将,还能翻天不成?没想到,粟裕还真就捅破了浙西南的天。国民党在苏区附近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封锁线,想把粟裕锁死。可是已经死里逃生多少次的粟裕根本就没把这些无法动弹的“死物”当回事,你封锁你的,我打我的。

粟裕命令部队多点开花,专找敌人薄弱的地方打,等敌人一慌,再趁机突围,将敌人由民团组成的数道封锁线冲得七零八落。

保安团不是红军的对手,明白这一点的浙江省主席黄绍竑决定下老本,他派出了士官教育团,想要以它为骨干,击溃红军。

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一听是什么士官教育团,粟裕来了劲,他率领部队进行游击作战,待敌人兵力分散以后突然奇袭,将士官教育团分割包围。没几下,士官教育团成了士官教育营,后来又成了连,装备还都便宜了粟裕。

浙江省主席只能一边破口大骂,一边瑟瑟发抖,向老蒋求援。

废物!老蒋一边气愤于手下的无能,一边派出大将罗卓英。这位罗卓英可不是易与之辈,他是老蒋的嫡系,十八军的军长,黄维、胡涟等名将都是从这支军队里出来的。

要不说是精锐呢,罗卓英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罗卓英一点都没有轻看粟裕,他调集了63个团的正规军,围剿只有三千多人的粟裕。

不过粟裕很乐观,管你多少人,来到这茫茫大山当中也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痛不痒。只要敢上山打游击战,粟裕有信心让罗卓英哭爹喊娘。

可是罗卓英却没有中计,他不管不顾,直扑根据地,将粟裕辛辛苦苦创建的根据地全部捣毁。粟裕气得直骂娘,尽管他歼灭了罗卓英不少的部队,但这次的损失还是太大了。

幸好,1936年,“两广事件”爆发,老蒋把罗卓英的十八军调回,粟裕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罗卓英前脚刚走,粟裕后脚就重新建立起革命根据地,连地方游击队的人数都达到了上千人。粟裕在敌人老家“暴兵”的本事,不得不佩服。

不过,浙江终究是国统区核心地区,在这里开展革命战争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像罗卓英和他的十八军这样的围剿粟裕经历过不止一次,成立之初的政治委员会成员共有九人,三年游击战争就牺牲了六人。可以说,粟裕和他的挺进师是没有一天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的。

三年游击战争,对于粟裕来说是成为军神道路的关键一步。粟裕没有上过军校,也不像林彪一样可以获得中央和主席的全力支持和栽培,粟裕有的,只是在战争中汲取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粟裕打仗的时候往往不会顾及对手的招式,追求的就是一击必杀,直插心脏。所以后来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总能打出让所有人都意外地胜仗,孟良崮之战全歼整编第74师,别说老蒋没想到,连毛主席都没想到。

解放战争是粟裕大将的舞台,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全歼整编第74师,济南战役活捉王耀武,淮海战役打垮敌军八十万,这一场场战役是粟裕的高光时刻,也是他指挥艺术的巅峰。

三年游击战争则是粟裕的战争学院,这三年中的血与火,将粟裕锤炼成一代军神,造就了他所向披靡的指挥能力。

所以,当粟裕将军晚年写战争回忆录,要告诉下一代自己是怎么打仗的时候,才会浓墨重彩地介绍当年的三年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