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总有那么些刺客,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了历史,影响了一国的命运。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刺客,却因为这次这次刺杀而载入了史册, 也让蜀国本就人才不多的情况又出现了大的危机,引发了蜀国内部的猜忌。这个人便是郭循。

在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以后,蜀国的丞相由蒋琬、费祎担任。由于诸葛亮生前的几次伐魏之战,使得蜀国国力大损,人民生活贫困,赋税沉重,经济萧条。因此这二位便主张以休养生息,恢复蜀国国力上来,对于一些战争,采取了能不打就不打的态度。蜀国朝堂上认同支持这种保守避战的策略的一派被称为鸽派,而以姜维为首的武将则对魏国虎视眈眈,主张以战养战消耗魏国的一派被称为鹰派。

也不是说鸽派和鹰派哪个不好,此二者各有千秋。鹰派的屡次征战消耗了蜀国的国力,而鸽派的盲目保守避战,也使得错失了两次攻打魏国的好机会,一次是司马懿夺曹魏权的内乱,一次是司马昭死时继承人争位产生的炎攸之乱。这两派水火不容,常常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费祎主政的时候,姜维发现他是一个比蒋琬还要保守的人,蒋琬受诸葛亮的影响,知道应该是要对曹魏用兵的,但是继任者费祎认为蜀国应当把放在第一位,反对北伐。费祎一直限制姜维用兵,在他执政后数年间,从未开展过大规模的北伐活动。姜维多次上奏给刘禅请求北伐,但是刘禅是一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蜀主就当了甩手掌柜,一切都让丞相费祎决定。

费祎对姜维的北伐建议一直表示明确的反对,这让姜维感到很失望,久而久之他们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和间隙。这也是刘禅作为一个帝王想要看到的结果,两派相互制约他也好从中平衡。当然,在费祎主政的时候,蜀国也依旧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情况。公元224年,魏国大将曹爽征伐蜀国,费祎、姜维率兵迎战魏军,在汉中大败曹爽。公元246年,汶山郡出现了夷族叛乱,姜维采用率兵击败叛乱军队以后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平定了汶山郡。公元249年姜维奉命攻打雍州,在收到费祎给他兵力不过万余人的情况之下,姜维仍然和魏国名将郭淮、邓艾打了个平手,经此一战姜维伐魏的信心大增。但是由于兵权一直掌握在丞相费祎的手中,使得姜维想要完成诸葛亮的北伐遗愿一直无法实现,眼看着自己一年年蹉跎下去,他对费祎非常痛恨也非常失望。

于是掌握兵权,成为了姜维一直渴望的事情。公元250年,姜维出兵陇西征讨郭淮,这一次的战役中他俘虏了魏军的中郎将郭循。

这个魏将郭循,他是凉州西平人,在当地素有名望,因此被保举为官。可是他“身在蜀国心在魏”,内心一直不愿意真正归降蜀国,于是将目光转向了蜀国重量级人物——丞相费祎。

公元253年的初春,费祎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这一场宴会上热闹非凡,丝竹入耳,觥筹交错,大家都在不停地敬酒劝酒。费祎喝得有些晕乎乎的时候,左将军郭循走了过来向他敬酒,碰完杯就在费祎仰头喝酒的瞬间,郭循冷冰冰地看着他的动作,突然从怀里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费祎的胸口狠狠刺去。等到众人反应过来,费祎以后气绝身亡了。酒宴顿时乱作一团,愤怒的众人立马起身与刺客郭循搏斗,很快将他杀死。

自从诸葛亮之后,费祎担任蜀国的丞相也是颇有建树,这次他的遇刺身亡也使得原本就人才凋零的蜀汉,又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好在还有一个能文能武的姜维出面,督办了内外军事。这一下子,姜维也算是悲喜交加,悲的是费祎之死,虽然两人政见不同一直有矛盾,但是姜维对他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喜的便是自己终于掌握了兵权,可以放开手脚去北伐曹魏,实现他的恢复中原的意愿,完成武侯遗志。

但是费祎被刺杀一案并没有因为刺客郭循的死亡而结束,蜀汉重量级的人物被刺杀必然让刘禅大惊,他下令彻查此事,各种推测也铺天盖地。有人怀疑这次刺杀是姜维指使的,并非是曹魏所为,因为姜维的出身也是魏国降将,加上郭循是他带回来的以及他与费祎政见不和的缘故,姜维起了刺杀费祎夺兵权的心思。

但是半年后,魏国对郭循舍身刺杀费祎一事给予了赏赐,追封他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其子承袭父爵等等,又给真相披上了一层揭不开的面纱。时至今日,郭循刺杀费祎的幕后主使,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