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金陵,寻一人。

一月随口一提的想来南京寻找莫青成的踪迹,竟真的在二月实现,一切都像一场梦,却又无比真实。于是乎,我开始联系哥哥姐姐,查询攻略,买机票订酒店。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行,或是担忧的吧,但更多的,是对旅游的无限憧憬。待到收拾好行囊坐上飞机的那一刻,我伸手触摸含有雾气的玻璃窗,留下我的指纹,留下我的踪迹。到达南京,只感阳光刺眼,空气清爽,深深呼吸一口,开始了五天的旅程。

第一站,我们去到了科巷,这个网红小吃街,充满了嘈杂的喧闹声。当手上拿到热乎乎的梅花糕,甜糯糯的鸡蛋糕,亦或是茶香浓郁的拾叁茶时,忽而就被这座城深深吸引。穿过熙攘的人群,坐上公交车,静静观赏着冬日里暖阳穿透枯树的枝干,倒影斑驳,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抵达繁华的新街口,一一打卡重金厕所,在耀眼的灯光中,流连于繁盛的都市-南京。当听到骑车回酒店时,我心中其实是恐惧,本就不太会骑车,现在又要在市中心的繁华区域骑车。我好似是颤抖着坐上车,扣紧扶手,缓慢前行。那时的我,怎也没想到仅仅一天我便迷上了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站,计划前往玄武湖看日出,但是由于我和姐姐的拖拖拉拉,本以为只能在路上看了。匆忙赶到时,我依旧为日出的美景所着迷,起初是薄雾笼罩湖面,天空是淡淡的蓝色与粉橙色融合,偶有鸟儿滑翔。耳机里听着温柔的歌声,身旁是最亲近的人,手上拿着的是热腾腾的豆浆,那一刻,幸福具像化了。再回首,深深的橘黄色染红天空,远处佛塔伫立,青山屹立,湖水仍是静静地,毫无波澜。我们抓紧时间拍照,在浪漫的清晨,留下踪影。天亮了,登上明城墙,用指尖摩挲粗糙的一砖一瓦,用心体会着历史古城的风韵。前往鸡鸣寺,路上拥挤的人群好似在传递着信号,而我的心思却只放在黄瓦腊梅的魅力之间。走到排队入口,看着窄小的道路上挤满了人,队伍望不到尽头,最终还是留下遗憾。和姐姐骑车赶往那间街角的咖啡店,我好似,找到了我爱的莫青成。傍晚,与热情亲切的姑姑品尝南京大排档的各种美食,再前往夫子庙散步。尽管进入的并不顺利,但我依旧被绚丽玲琅的花灯震撼。被挤着进入科举博物馆,跨过一道道门,走到状元门前,自己的前途好像也一片光明。取出泛黄的签纸,嬉笑着打趣,这或许便是新青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日,这是几天里唯一的一次懒觉,卸去妆容,穿上白色的衣裳,前往遇难同胞纪念馆。领一朵白菊,默一句哀思,铭记一份耻辱。馆中是无法言说的震撼,第一次意识到:历史,从不只是一门学科。走出馆内看见晴天的艳阳照射在干净的土地上,不知不觉在备忘录上打上一行字:血淋淋的土地竟能生出洁白的菊花。午间片刻小憩过后,我们迎着风骑车寻找爱与自由的寄托所-先锋书店。书店很大,十字架在暖黄的灯光下诉说着记忆,长长的明信片墙上,是人们与众不同的故事。我花了很久,静静阅读,时而欢笑,时而感动。在这些故事中,我深深体会着,人间的烟火气。夜晚回到酒店,我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天打牌,房间中传出一声声清朗的笑声,这是我们自由的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日了,早晨下起了雨,气温骤降,我穿上马面裙,裹着棉袄,出发前往牛首山。这座佛寺,有着不属于南京城的时尚,尽管下着雨,依然能感受到工艺的精湛。傍晚体验了淮扬菜的别番风味,突发奇想预约了密室。骑车前往的路上,风溜进大衣,有青春的气息。与去年一样,仍是我们四个,仍是密室,仍是最好的年华。

第五日,计划往往赶不上我们的变化,漫步在闲适的明孝陵,我们并未去拥挤的中山陵、音乐台,只是这样静静地散步赏梅,体会着世间最美好的清闲。

或许刚开始想来南京,为的是寻找莫青成,但旅程结束之时,我才恍然,在金陵,我寻的是自己。我找到的,是自己勇敢炽热的13岁,是幸福生活在大家的爱里的奔奔,是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的,自己。看天地,看众生,寻自我。这便是,旅途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2月12-16日,卢苇依、卢宇恒、卢炳文、张韵,四少年同游南京,并作文记之,此为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