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中国臭名昭著的奸佞之臣,掌权期间残害精忠报国的岳飞岳云父子、打击主战派、私下卖官鬻爵收取贿赂,甚至暗中投靠金人恐吓宋高宗,他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令人唾弃千年。但是在清朝年间有这样一位状元,却因为秦桧而险些丢了自己稳稳的状元之位,他就是秦大士。

秦大士从小聪明好学,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年纪轻轻就凭借自己写得一首好书法小有名气。他在二十三岁中了举人,三十八岁中状元。当时正常清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但是也有例外,就如这次科举考试,它是乾隆帝为了庆祝皇太后六十大寿而特地开的恩科,所以相当地重视。殿试时,秦大士凭借自己的文章和满腹才华名列前三,但是据说他的先祖的大奸佞秦桧,考官暂时无法确定是否要给他状元,最后上交给乾隆皇帝审阅后做最后定夺。

乾隆看着这个站在金銮殿上的年轻人,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真的是秦桧的后代吗?”。秦大士愣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只说了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瞬间乾隆对他刮目相看,大笔一挥选定了他为状元。后来乾隆派人追查出的结果竟然是如此:秦大士的先祖是宋朝清官秦梓,而非秦桧。那么秦梓是何许人也呢?说起来和秦桧依旧脱不了干系,秦梓是秦桧的兄长,徽宗宣和间进士,历任过六州知州,清正廉洁,后来厌恶秦桧的所作所为,辞官迁徙到溧阳。自此一来,乾隆皇帝心里对于他的芥蒂也了结了,更加重用他了,自此秦氏荣宠三代,在官场风生水起。

实际上,乾隆皇帝这短短的十个字,暗藏机锋,而且当时不管秦大士不管回答是还是不是,都在乾隆心里不是正确答案,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女真人说起。在白山黑水中兴起的民族,除了满人就是北宋末年的女真人,他们走出大山灭亡了辽朝和北宋,建立了金朝,而女真人恰恰就是满人的先祖。而当年南宋朝堂上秦桧极力主张求和,亲附强大的女真人。明末在满人入主中原以后,大力推崇“华夷一家”的思想,雍正皇帝时期颇为声势浩大。由此看来,秦桧是比较受到满清统治者认可的。

但是乾隆皇帝很可能对此抱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他当时重新对明末清初的一些有名人物重新进行研究评价。为此还特地编写了一本书,名为《贰臣传》,里面记载的都是如洪承畴、祖大寿之流,他们都是曾经背叛明朝投靠了满清的人。从这本书来看,乾隆对于不忠之臣尤为厌恶。再看秦桧,不仅不忠而且是个祸乱朝堂的奸佞,乾隆不唾弃他才怪。

既然秦桧这个话题如此敏感,因此秦大士他干脆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么一句话。这样一来,他表达了满清是正统的得到认可的朝代,而他自己也是忠臣,此外乾隆不是历史上宋高宗那样的昏庸君主,自己也并非会是秦桧那样的奸邪小人。这个回答让乾隆皇帝非常满意。

关于秦大士还有这样一件轶事。有一次,他和几位友人一起到西湖岳飞墓郊游。岳飞墓前有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两边还有以秦桧夫妇的口吻写的一副楹联。他的友人们看到以后,有意想要根据殿试和乾隆对话的事情来取笑一下这个新状元,还提议要他题上一副对联为这次郊游留下墨笔。秦大士知道这是朋友们和他闹着玩,没有生气只是苦笑,沉思不久一副对联挥笔立就:“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后来这就成为了流传百姓间的一段佳话。

秦大士和著名的文学家袁枚也是莫逆之交。当时袁枚受命就任江宁县令一职。下了船以后,看到了题在燕子矶石壁上的一句诗:“渔火只疑星倒出,钟声欲共水争流。”,感叹此人才华横溢,就有了相交的念头。打听了以后得知是秦大士路过此地所题,便前去拜访他,以诗会友。自此两人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一起喝酒泛舟于秦淮河上,赏尽两岸风月繁华盛况。秦大士触景生情,不由得诗意大动:“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而这句诗也让袁枚对他刮目相看,赞叹不已。不久就传遍金陵。

乾隆看重他的才能和忠心,不仅让他担任科举考试考官,后来又提拔他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专门教皇子们读书。秦大士每次担任考官都会尽职尽责,保证公平公正,并且每一位考生的试卷都会仔细阅读,一丝不苟地评判无一遗漏,因此为国家推荐了不少能干的人才。他恪尽职守,劝讲皇子们读书严谨认真,多加思考。秦大士为人清正,只做了十多年的官便退休回乡了。

秦大士虽然受过秦桧后人这样“莫须有”的言论困扰,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和才华都巧妙地化解了。他一生既做了忠臣能臣,也做了名流雅士,想必无愧于先祖了。

参考资料:《宋史》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