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周亚夫父子,是历史上少有的名将父子。这对父子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足以与秦朝时的王翦王贲父子相媲美。

周勃周亚夫父子最后都因“谋反”的罪名而被下狱,最后落寞而终,结局凄凉。

甚至周亚夫的结局都成谜:周亚夫被审案的廷尉一口咬死要谋反,周亚夫之死,究竟是眼见申辩无望而选择体面自尽,还是狱中断了饮食后被活活饿死?

有人将这一切归因于他们的性格,认为他们性格过于固执,宁折不弯,因而得罪了皇帝,带来了悲惨结局。

但翻看史料细细思量,会发现周氏父子除去傲慢的态度之外,并没有太多的逾矩之举。与后世的权臣相比,他们并没有乱政的行为,甚至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堪称“忠臣”。

既然如此,周氏父子却遭受到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皇帝的接连打压,其中原因又何在?

其实文景二帝相继打压,并非看周氏父子不顺眼,而是有其底层逻辑,他们一直致力于扼杀一种可能性。

周勃为代表的功臣集团在吕氏被灭后,接手了其权力,成为足以左右朝局、选立天子的强大力量;而周亚夫为代表的军功阶层在七国之乱后,挤占了原属诸侯的权力空间,随后与皇帝分庭抗礼,影响太子废立。

可惜周勃父子,只知建功立业,却不知应对皇帝,既不会揣摩上意,也不知进退,以至于两代人一再陷入帝王术的局中。

周勃父子的遭遇,是不是像极了如今职场上一些老实人?他们经常会发出各种感慨,诸如:为什么做得多错得多?好不容易做出的业绩,总是被领导抢去?怎么一不小心总是容易被针对?

鬼谷子曾说:“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或许老实人适当学会一点伪装和保护色,让自己不过多暴露个性,避免动不动做出点业绩就拉仇恨,别过多表露出自己的想法,会不会在职场上走得更顺遂一些?

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进入长安城中,实际上是入了功臣集团的一个局。

当时功臣集团族灭吕氏,即将着手杀少帝刘弘,可谓是风头正盛、无人可挡。

与历史上的废立事件不同,这回功臣们还没明确宣布废掉少帝,却秘密地召刘恒到长安,“阴使人召代王。”

这个“阴”字,颇有深意:功臣们不出面、不担责,让刘恒自己清理家务事,承担杀亲戚的罪名,“自任篡弑之恶。”同时,功臣们还能占据道义上的主动,一旦刘恒不对功臣们的胃口,就可随时让他卷铺盖走人。

这便是凶险万分的“有君求君”之局。有皇帝还找皇帝,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让新旧两个皇帝自己斗。而功臣集团却在一旁渔翁得利。

好在当时刘恒看清了功臣集团的本质:功臣虽然强势,但缺乏将刘氏取而代之的领袖人物;此外有刘氏诸侯王在地方的牵制,功臣集团不敢贸然造次。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平衡好各方利益,要顺利取代汉少帝、成功站稳脚跟,并不难。

可功臣集团依旧想保持强势,他们推出的代表,便是太尉周勃。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何周勃要在关键时刻出这个头?实际上,他后来并没有因为这次与皇帝博弈而得到太多实际上的好处,反而因此成为皇帝肉中刺、眼中钉,饱受打压。或许个性耿直的他并没有想太明白,但在同事们的恭维下,他就这么干了。

刘恒抵达长安后,众臣在灞桥迎接。当着众人的面,周勃邀请刘恒私下谈话。这明显就是让天下人看到,刘恒到长安来,是因为有见不得光的勾当,是有把柄在功臣集团手中。但刘恒公开表示:有公事,就公开讲;有私事,那么王者没有什么私情。

并且为了表明自己进宫的合理性,刘恒公开高调进城,然后在代王邸宫内,率领群臣上演了一幕“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的大戏。再三谦让之后,刘恒在群臣的坚持下登上皇位,成为了汉文帝。

这可谓是一举多得:汉文帝在公开场合宣称了其独立性;在群臣的劝进下获得了合法性;既然是功臣们劝进的,那么汉文帝就和功臣们实现了利益绑定。

汉文帝的第一步踏得很稳,成功解决了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汉文帝登基

功臣集团的强势,让汉文帝感到如芒在背。

为了巩固皇权,汉文帝尝试进行反击。只是他的方法极为巧妙。

作为从功臣集团中堂而皇之站出来的带头大哥,周勃率先享受到了汉文帝一系列绵里藏针的打压手段。

1、明升暗贬

汉文帝将周勃提升为右丞相,名为百官之首,但暗地里却将其与军队作了剥离,收去了其兵权。

2、制造孤立

汉文帝即位后论功行赏,赐给周勃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

这一赏赐数额,远远高出其他功臣。比如,位居封赏第二位的陈平,仅仅获赐金千斤,增加食邑三千户。

周勃的赏金是陈平的五倍,食邑是陈平的三倍多。至于其他功臣所得封赏,更是周勃的零头。

这种封赏差距,搞得周勃像是拥护汉文帝即位的主导者。但实际上周勃在诛灭诸吕时,多是依靠了其他人的帮助,他的功绩尚达不到如此突出的地位。可如今却“受厚赏,处尊位”。

封赏不公,导致周勃和其他功臣的关系就不再密切,他被孤立,成为大家眼红和不满的对象。

3、制造矛盾

在决定丞相人选时,汉文帝采纳了陈平的建议,将周勃任命为右丞相,而陈平为次,任左丞相。

诛灭吕氏时,陈平出力不比周勃少,但无论是官职还是封赏,陈平都差了周勃不止一档。这肯定会让陈平心里多少有点不平。

接着汉文帝继续煽风点火,明知周勃更通晓军事,却总是问些钱谷、决狱的事情,让周勃“汗出沾背”,而擅长幕后工作的陈平每次一答一个准。

这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做法,隐隐抬高了陈平,贬低了周勃。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周勃和陈平这两个功臣集团的巨头开始产生内耗,关系日渐疏远。

和汉文帝对着干的声音开始没那么齐整了。

4、动摇权威

紧接着,汉文帝实施了一项重要的德政:“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过去是一人犯罪,全家受罚。现在汉文帝决定废除这种“连坐”制度。

显然这能让吕氏余党不再被连根拔,能争取到吕氏余党转而支持汉文帝。

“除诸吕”的功臣集团显然会反对这项措施。

但因为汉文帝前期做了大量“功课”,功臣集团已经很难再拧成一股绳。于是“连坐”制度终被废除。

这实际上是汉文帝的一次试探性进攻。毕竟吕氏余党也所剩无几,争不争取意义并不大。

但通过这次事件,汉文帝明白:他已经成功分裂和削弱了功臣集团,周勃等人已不再强势。

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对功臣们先捧再摔后,周勃等人清楚地见识到汉文帝的厉害,并感到无形的威胁。

在旁人的劝说下,周勃选择退让,辞去丞相之位。

厚此薄彼,让功臣们陷入内耗

可就算没了官职,这些功臣们还是颇具威胁。

其一,他们长期盘踞在长安城,相互勾结在一起,具备左右朝政的巨大影响力。

其二,不少功臣被封侯,他们有自己的封地,可以自行收税,截断了朝廷部分财源。并且列侯在封地拥有朝廷官制、宫禁宿卫、军队、宗庙与社稷,形成了小号的独立王国。

汉文帝分两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步,给予列侯几乎和诸侯相等的待遇,引诱功臣们自发回封地;

第二步,想方设法收回这些封地,让这些功臣彻底失去生存发展的权力基础。

这第一刀便落到了周勃头上。

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又任命周勃为丞相。可周勃只贪图丞相之位,却也没弄清汉文帝给他官职的缘由,只是冒然接受任命,没想到再一次掉进了坑里。

十个多月后,汉文帝说:“前日我诏令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去,有的人还没有动身,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您率先到封国去吧。”周勃于是被免去丞相职务,带头前往封国。

周勃此时被汉文帝所驱使。如果汉文帝亲自驱使功臣们离开长安,那他肯定会引发功臣们的不满。而让周勃带头,就迅速变成了功臣集团的内部矛盾。

再度任相才十个多月,周勃在朝堂上来来去去可谓片叶不沾身,根本没法树立自己的影响。只能任人拿捏,再一次成为了工具人和冤大头。

当然不少功臣即便到了封地也绝非善茬。在将新封侯国安置于汉郡,加强对列侯的监管的同时,汉文帝启动了第二步:将功臣的权力逐步吞噬掉。

这一次,又从周勃开始,杀鸡儆猴。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

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谋反,于是朝廷捕捉周勃治罪。

现在周勃就面临汉文帝给的选择题:1、服软认罪,然后听任汉文帝削除其封国,从此不再染指权力,踏踏实实做一个富家翁。

2、竭尽全力反戈一击,用实力迫使汉文帝收手。可这么做即便能够保住自己的利益,但从此就会失去来自皇帝的善意。

周勃显然没有陈平那么灵活权变,他固执地选择了第二个选项。由此为周氏最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在监狱狱吏的指点下,周勃找到了两方势力为自己开脱: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娶公主为妻,所以周勃请公主作证其无意谋反。

周勃把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给了薄太后同母弟、汉文帝舅舅薄昭。等到周勃案件紧急关头,薄昭替他向薄太后求情。于是薄太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干政: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汉文帝处理政事时,薄太后当着众人面抓起头巾向文帝掷去,并声称周勃无罪。

女儿和母亲连番求情,让汉文帝感到巨大的压力。汉文帝被迫赦免了周勃的罪过,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和封地。

汉文帝看到了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联合的危险。于是趁着外戚集团还没有成形,他转而开始处理家务事。

六年后,即公元前170年,薄昭杀朝廷使者犯了罪,汉文帝令群臣为其哭丧,逼迫薄昭无奈自尽。薄氏外戚从此逐步退下舞台。

但汉文帝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待周勃死后,找个由头处罚了他的儿子周胜之,最终还是收回其封地。

(周勃)子胜之代侯。六岁,尚公主,不相中,坐杀人,国除。

绛邑公主虽然为周勃开脱了谋逆之罪,但这次她却无法再为丈夫免去罪名。

但汉文帝这个人,很懂得世道人心,很善于树立“厚道”的人设。虽然罚了周胜之,但还是下令推选周勃儿子中最贤良的周亚夫来继承爵位。

这样,周家失了封地,还得感谢汉文帝的仁慈。

周勃事事小心,可不料还是被打入大牢

周亚夫之所以受重用,还是跟其专业实力过硬有关。

其实汉文帝尝试过用宗室子弟逐步替代功臣集团,但很可惜失败了。

公元前158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汉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防御守卫。除了河内太守周亚夫外,还有宗正卿刘礼、祝兹侯徐厉。徐厉是个很会顺应形势的老臣,他当时正秉承“偃武修文”的原则,颇受汉文帝信任。而刘礼则是正儿八经的宗室子弟。

指派给徐厉和刘礼驻守地更为重要,可当汉文帝前去慰问时却发现他们营垒中管理松懈,治军不严。但周亚夫的细柳营则戒备森严,连皇帝的车马都敢拦。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汉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没办法,宗室子弟给了机会都不中用,所以还得重用功臣集团的后代。

汉景帝继位后,继续推行汉文帝巩固皇权的策略。他重用具有法家思维的老师晁错,开始对各方势力进行打压。

除了提出让其名闻天下的“削藩之策”外,晁错还下了不少狠手:

晁错对抗相权,抢走了丞相申屠嘉的权力和风头,逼申屠嘉气得吐血而亡。申屠嘉之后,丞相渐渐变得弱势;

晁错对抗军功集团。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建议:将以前被军功集团把控的爵位放开,让富商用金钱便可换取较高的爵位。这样就放开了被功臣集团所把持的爵位。

继汉文帝让功臣远离权力中心,逐步找茬收回封地之后,汉景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始拿功臣们的爵位开刀。

爵位一动,功臣们就得彻底熄火了。

按照这个思路,估计功臣之后周亚夫的人生会很坎坷。

但此时另一个隐患被引爆,被不断削弱的诸侯们忍不住,率先发难,“七国之乱”发生了。

七国之乱开始时,朝廷军队捉襟见肘,局势一度十分危急。后来窦婴和袁盎联手逼宫,提出若要功臣们全力出战,汉景帝就得杀掉自己的恩师晁错,将权力重新返还给功臣和外戚。

为战胜诸侯,汉景帝不得不妥协。

周亚夫被任命为统率全国兵马的太尉,迎来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后,刘姓诸侯的势力大为削弱,功臣集团和外戚势力开始疯狂扩张。

周亚夫被提拔为丞相,而窦婴也被封为魏其侯。公元前153年,刘荣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占尽风头的窦婴就被任命为太子太傅,辅佐刘荣。周亚夫、窦婴等人便成为太子刘荣的主要支持者。

父亲周勃屡受打压,到了周亚夫这代好不容易受到重用,好歹应该吸取一点教训吧?并没有。

可见有时候原生家庭的不利影响,真的会波及几代人。就比如说老周家,这老实耿直的性格,到了周亚夫这代依旧没变。

周亚夫任丞相时,依旧我行我素,处处与汉景帝作对,在商议封王信为侯、封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为侯的重大决策中,周亚夫用相权制约皇权,屡屡让汉景帝犯难。

馆陶长公主刘嫖提出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做太子妃,被栗姬一口回绝。栗姬之所以果断回绝,除了嫉恨刘嫖数次给景帝进献美人抢她风头外,还有另一层考虑:栗姬和太子是受到外戚及军功集团庇护,周亚夫和窦婴怎会允许皇室势力闯进来插一竿子呢?

心腹和恩师被杀,自身权力受到制约,眼看下一任继位者都要被控制,这让汉景帝有了深深的危机感。为了守护大汉江山,他不得不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击。

为此他废掉太子刘荣,斩断周亚夫和窦婴赖以发展的根基。改立刘彻为太子,借用王氏外戚的力量挤占周亚夫和窦婴的权力空间。

故太子刘荣因“侵太庙地案”而被逼死后,作为旧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周亚夫又被锁定为首要打击目标。

刘荣之死,让汉景帝和窦婴、周亚夫的斗争趋于白热化

周亚夫因“私藏甲胄案”而死。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却是一场酒席。

汉景帝一次宴请群臣,也邀请周亚夫到场,可现场这么多人,唯独在周亚夫面前没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汉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高兴吗?”周亚夫羞愤不已,不乐意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汉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

汉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有人认为,这是汉景帝对周亚夫的一次服从性测试。但其实这是汉景帝设下的一场让周亚夫进退不能的死局:

面对大块的肉,没有刀和筷子,怎么吃呢?

可如果不吃或者直接用手吃,在皇帝面前都属于不敬。

所以周亚夫只能请求拿一双筷子。但汉景帝偏偏将唯一的一条路堵死,对周亚夫奚落一番。

此时周亚夫只能有两种选择:1、服软认怂,向汉景帝请罪,从此金盆洗手,不再问江湖事;

2、奋起反抗不公,坚决不向皇帝低头。

这个“服不服”的问题,和他老爹周勃遇到的问题何其相似?!

汉景帝吃准了,周亚夫肯定会作出和周勃一样的选择,绝不服软低头。

但此时周亚夫的实力已经远远不如周勃,已经没有什么人愿意帮助周亚夫了。

所以汉景帝决定痛下杀手。他最后的一句话也透出浓浓的杀意:

此鞍鞍者非少主臣也。

既然不是新皇帝的臣子,那就干脆被老皇帝一并带走吧。

利用周亚夫在酒席上失了君臣礼仪这件事,汉景帝成功制造了对周亚夫不利的舆论,大臣们纷纷对周亚夫敬而远之,周亚夫被完全孤立起来。

趁此机会,汉景帝马上又炮制了一起“甲盾案”。

周亚夫儿子周阳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但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汉景帝派人追查此事,案件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直接就给周亚夫定了个谋反的罪名。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闭食抗议五天后,在监牢中吐血而亡。周亚夫死后,周家便彻底垮了,从此一蹶不振。

一代名将周亚夫最终惨死狱中

人们往往将周勃周亚夫父子遭遇悲惨结局的原因,归因于他们固执的个性。不可否认,因为缺少变通,的确让这对名将父子收获了最差的结果。

当然探究根本原因,却是周勃周亚夫父子,成为汉文帝汉景帝打压功臣集团过程中的牺牲品。毕竟削夺藩王封地、打压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是文帝景帝接力完成的历史性任务,所谓兰芝当道、不得不除。

那么作为职场老实人,应该具备哪些自我修养呢?

鬼谷子曾说:“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为啥说“圣人之道,在隐与匿”呢?这是因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内心是足够自洽与自信的,他不会刻意地追求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这种低调内敛的处世方式,不仅能让自己内心平静,也能规避掉不少麻烦与纷争。

所以作为职场老实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需要“隐”的实在不少,包括隐藏成就以免拉仇恨,隐藏情绪以免被人识破,隐藏想法以免为人利用,等等。否则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捧杀出了圈,却缺乏应对的手腕和能力,那么就只会沦为任人宰割的冤大头。

所以不如在无声无息中成长和进步,然后惊艳所有人。

而周勃周亚夫父子,本来个性耿直实在,之所以一再被功臣集团推为带头大哥,被汉文帝汉景帝接续打击,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低调,从而成为被各方利用的对象。

或许如果周氏父子在看清大势的前提下,见好就收,灵活变通,像王翦父子一样急流勇退,深谙“隐与匿”的道理,或许周氏家族能够避免一蹶不振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