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发现大家过年方式有了新变化,与过去纯粹的“做客人”相比,如今在朋友圈晒旅途和分享美景成了春节假期里的一种新时尚。

记忆里的春节假期,可没什么外出旅行计划,只是纯粹的家人团聚和“做客人”。那时候,真正的年味要从除夕开始。早上逛大街买年货,比如,年夜饭用的食材、新衣服、“做客人”(走亲戚)用的包裹,或者小孩子喜欢的烟花和玩具。集市上人流量大,各种临时摊位摆满两边,主色调是红红火火,好一片热闹景象。

准备年夜饭(摄于202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备年夜饭(摄于2022年)

除夕晚上在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吃一桌自备的吃夜饭,饭后喝一杯白糖水。随后,吃吃瓜子,聊聊家常,并且准时收看晚间八点的央视春晚。直到零点钟声敲响和开门爆竹响起,才尽兴入睡。

而从大年初一开始,“做客人”正式拉开序幕,基本不出盐邑本地,走的最远的地方在隔壁海宁。小时候,一家人一起骑自行车去海宁袁花、谈桥,一小时路程,沿途风光大多是乡下农宅和初春田野(算是美丽乡野风光了)。后来改为电瓶车,如今都是汽车代步,用时不过20分钟,也就没有多少时间来领略沿途景致了。

至于“做客人”具体怎么安排?亲戚们提前约好,今天统一到我家吃,摆上一两桌,由主人家下厨,客人们尽情吃即可,吃好一起帮忙收拾。然后,明天统一去你家,后天则是他家。有时实在排不过来,某一家“吃点亏”,只留某个中午或晚上当东家。所以,一般从初一到初六(有些人家亲戚多,要到年初十之外),每天都排满,忙是忙了点,但重要的是,亲友们每天都相聚,聊家常,热闹好多天。

除夕夜家人们在一起 (摄于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夕夜家人们在一起 (摄于2024年)

近两年的春节假期,不管是近途、远途,安排一次旅行必不可少,朋友圈都是沿途美景。春节假期总共有七天,把一半以上的时间留给自己的旅行计划。带上家人,或自驾,或跟团,前往远方他乡,感受当地民俗文化,领略自然好风光。

期间,手机、相机可不闲着,第一时间记录美景以及家人们的美好瞬间,将之晒到朋友圈,分享给亲友们。有人问,春节假间美丽风景哪里最好看?首选朋友圈,因为朋友们都在晒不同地方、不同景区、不同风格的美景。

既然许多人把春节假期旅行放在了重要位置,那么,传统的“做客人”怎么办?自然不能缺少,只是大家都把这个时间往前挪了,都叫它“吃年酒”。以这个龙年春节为例,大多安排在春节前的公历2月初、1月份,甚至是上一年的12月份。

大年初六在北京(摄于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年初六在北京(摄于2024年)

现在,许多人选择在自家附近的酒店预订两三桌,乡下人家设在小镇上小酒家,城里人家设在市区大酒店,邀请亲朋好友来聚聚。

要说过年味道谁更浓?如今高效的“吃年酒”,自然比不过记忆里纯粹的“做客人”。它应该与当下快速的生活节奏有关,受到了春节假期旅行的影响。不管怎样,它让我们的过年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并且成为一种新时尚。春节旅行,让每个人过了个不一样的春节,开心就好。(盐邑大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