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22个项目入围终评。其中陕西有两个项目入围终评,分别是:陕西清涧寨沟遗址、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C区1号墓。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孙战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沟遗址寨塬盖远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沟遗址寨塬盖包边夯土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沟遗址寨塬盖夯土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沟遗址寨塬盖西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沟遗址寨塬盖西门道出土石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刘家塔墓地出土绿松石兽面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刘家塔墓地出土铜环首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刘家塔墓地出土镶绿松石铜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刘家塔墓地出土玉兽面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刘家塔墓地出土玉兽面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松石铜鸟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八角形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耳饰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在村东北相邻的11个梁峁之上,发现了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一般居址点等不同功能遗迹,初步发掘揭示为一处分布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商代大型聚落遗址。该遗址遗存丰富、要素齐全、规模巨大,凸显出商代北方黄土梁峁地带方国中心聚落遗址“多峁一体”的分布特征。在这里不仅发现了包括核心建筑区、大型贵族墓地、小型墓地、铸铜遗存在内的黄土丘陵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还发现了殷商文化圈以外数量最多的甲字形大墓,首次发现了年代最早的双辕车。

寨沟遗址及附近区域的考古工作是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寨沟遗址的相关发现,揭示了迄今为止黄土丘陵地区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商代李家崖文化中心聚落的样貌,体量巨大的夯土建筑、成熟精细的陶范遗存、前所未见的商代大墓、精美的出土文物,在我国北方地区为目前仅见。揭示出商代晚期陕晋高原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明)的独特性。

大型墓葬的发现为几十年来黄土丘陵地区不断出土的铜器群找到了明确的考古学文化背景,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为今后该地区的工作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墓地出土的大量青铜车马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与殷墟上层物质文化相同,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大型墓葬普遍随葬数量丰富的车辆,为探索我国古代马(牛)车的发展出现与车马埋葬制度形成,提供了关键证据。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陲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C区1号墓“帝国第一陪葬墓”见证诸多历史变革

发掘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项目负责人:蒋文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发掘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室正射影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道中出土四轮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伞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陪葬坑P3出土2马独辀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陪葬坑P3出土双辕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中出土铜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中出土小件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中出土金带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身上的配饰

从2013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外城西侧的QLCM1(简称1号墓)进行了持续发掘。经过10年时间,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

此墓的发掘,是近年来秦始皇帝陵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通过对墓葬及其陪葬坑的发掘,考古人员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收获和新认识:

首先,它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该墓为一座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的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

其次,此墓墓主等级极高,是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帝国第一陪葬墓”。它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 极大丰富了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三,多种形式、多种形制和多种用途的车辆,集中出土于一墓,极其罕见,对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及陪葬用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墓道中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陪葬坑中出土的5组车马(含羊车)形式形制不同、用途迥异,集中反映了男性墓主生前出行的盛况,展现了秦帝国时期陪葬车马形制与组合的新变化、新形式,是中国车制变革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第四,它是秦文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特性的体现。该墓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等级质量较高,其中不少为首次发现,尤其是小型金属俑的立体造型艺术,与兵马俑的艺术风格相似,代表了秦代极高的艺术水平和高超的制作技术,对于秦人、秦国、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当时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研究华夏文化由“多元”到“一体”演进、升华的历史实证,体现出秦文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点。这也是秦人对外来文化因素积极吸纳、拿来为我所用的文化自信的一种物化表现。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

(以时代早晚为序)

1西藏革吉梅龙达普洞穴遗址

2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3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

4河北尚义四台遗址

5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6河南宜阳苏羊遗址

7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

8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

9河南永城王庄遗址

10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

11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

12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

13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14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

15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

16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17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C区1号墓

18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

19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20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

21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

22吉林磐石红石砬子遗址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