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子宫内膜过薄能够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降低女性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以及活产率,甚至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目前,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式众多,但疗效普遍欠佳,医学界亟需新技术解决日益严重的女性子宫内膜过薄问题。

一、薄型子宫内膜

▷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7年-2020年,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已经从12%上升到18%,尽管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孕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治疗。

▷ 然而,临床上妊娠的成功率依然不高,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子宫内膜过薄导致子宫的容受性降低,不能维持正常的胚胎着床与妊娠过程。

▷ 目前,医学界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但大多数专家会将在黄体中期(排卵后6~10天)或者最大卵泡直径≥18mm时,子宫内膜的厚度<7mm定义为薄型子宫内膜。

▷ 育龄期女性的薄型子宫内膜发病率约为2.4%,一旦子宫内膜厚度<7mm,妊娠的成功率就降为11%,远远低于30%~40%的平均成功率,这就造成了女性的不孕不育。

▷ 目前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大量的动物或者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干细胞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妊娠过程,这就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二、国内最新研究成果

▷ 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等联合团队在行业期刊StemCell Res Ther上发表了题为Unresponsive thin endometriumcaused by Asherman syndrom treated with 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collagen scaffolds: a pilot study(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sherman综合征所引发的无反应薄子宫内膜:一项初步研究)的研究成果。

▷ 该篇研究论文表示,阿什曼综合征(AS)所引发的薄子宫内膜无反应是子宫不孕的主要原因。同时,当下的治疗手段是无效的。该研究旨在评价胶原支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这种难治疾病的临床效果。

▷ 研究团队选择了18名薄子宫内膜无反应的不孕女性,其冻融胚胎移植(胎儿)由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ET ≤ 5.5 mm)而被取消,因而被纳入这项前后自身对照前瞻性的研究当中。

▷ 测试者都进行过子宫镜检查以确认没有子宫内粘连,然后在两个连续的月经周期中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子宫腔内,然后在两次移植后通过宫腔镜评估子宫腔

▷ 研究团队在下面的周期中执行fet,随访妊娠结局,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容受性,以及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增殖与激素反应等。

▷ 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16名测试者完成了该项研究,没有发生跟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三个月,平均ET从4.08±0.26mm增加到5.87±0.77mm(P < 0.001)。

▷ 术后15例测试者当中有3例妊娠,其中2例成功分娩,1例在孕25周时流产,2例无FET的测试者当中有1例移植后自然妊娠并正常分娩。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同时显示微血管密度增加,Ki67、雌激素受体α与孕酮受体表达上调,表明了子宫内膜血管的生成、增殖与对激素的反应得到改善。

▷ 该项研究结论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技术是治疗AS所引起的无反应薄子宫内膜的有前景与潜力的方法。

三、小结

▷ 该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不但能够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厚度、促进血管的形成、抑制纤维化,还能够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妊娠结局,这为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然而,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其来源方面的伦理争议,并非很多人能够接受移植外人的间充质干细胞进入子宫,相较之下,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则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 外泌体由细胞分泌而来,干细胞外泌体即由干细胞分泌出来的直径在40-100nm之间的囊泡。

▷ 多项研究表明,来源于不同的组织的外泌体不但具有其特异性蛋白分子,并且包含了其行使功能的关键分子。也就是说,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不但继承了干细胞的重要作用,还由于其安全性,无伦理争议等多项特点,具备比干细胞更长远的应用前景。

注:以上图文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学术交流,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