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让“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

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北京冬奥会赛后两年来,“冷”冰雪持续释放“热”活力。这个春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冰雪经济更是在全国掀起热潮。

春节期间,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内,滑雪教练王玉喜正在给江苏雪友讲解基本知识和技巧。王玉喜是北大湖镇南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前种植玉米和果树,在拿下滑雪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上岗后,收入提高了,眼界也开阔了。

王玉喜:滑雪是一个高端的运动产业,可以接触全国各地的学员,还能接触到外国人,对自己的认知还有眼界都有开阔,收入提高的时候也提高了自己的精神面貌。

南沟村是距离雪场最近的村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增发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村民们纷纷端起了“雪饭碗”,以往农闲的冬季因为冰雪产业变得火热起来。

张增发:南沟村村民没有闲着的,当地老百姓借助北大湖滑雪场的契机开了100多家民宿,年轻的会滑雪的在上面(滑雪场)当教练,岁数大点的打扫房间。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国内冰雪产业发展,他指出:“我们建设了一大批优质的冰雪场地设施,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冰天雪地成为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今年春节假期,河北崇礼各大雪场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主打冰雪与年俗结合。

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韩晓玉:我们将充分发挥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要举办地这个优势,进一步丰富、优化滑雪旅游产品,打造集运动、度假、观光、休闲、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旅游度假胜地。

随着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内蒙古群众冰雪运动也越来越“热”。在包头市劳动公园人工湖上,活跃着一支中老年民间冰球队。他们身穿军大衣、大花袄,左闪右突、蹬冰挥杆……虽然都已年过半百,但是激情不减。

队员李红:我记得冬天的时候,广场那儿冻一大片冰,每天我一下班或者一放学,就在那儿跑。现在退休了以后来到这边发现有这么一块场地,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就玩到一起来了。

队员南为民:我也想圆我年轻时候的梦,和广大冰友们在一块儿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不只是在北方地区,南方也迎来了“冰雪热”。海拔1600多米的重庆丰都南天湖度假区一片银装素裹。重庆、成都市民纷纷前来赏雪、玩雪、滑雪。

市民杨洋:我就喜欢来南天湖耍,轨道滑车一定要耍,超级好耍,很刺激,那些项目也很好玩。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文化和旅游部不断创新产品供给,满足春节文旅需求。

缪沐阳:聚焦冰雪、避寒、温泉、冬捕、演艺等冬季热点需求、新型业态,推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运动全产业链发展。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让“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