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风这个病种,在我看诊期间,痛风患者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疑问,有些疑问在我们医护人员眼中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在一些患者眼中就是怎么都想不明白,比如“青椒炒肉能不能吃?”、“痛风为什么要大量喝水?”、“只吃药能治痛风吗?”、“什么特效药能把痛风治好?”等等,所以为了让更多的患者理解并配合治疗,我们也在积极地和众多患者科普,让大家明白痛风是个什么疾病,别随便相信各种偏方、假药等。

在我的科普账号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韦医生,我不喝酒也不吃海鲜,怎么还是患上痛风了?!”,这个问题不止一位痛风患者问过我。而从这位患者的表述来看,最开始查出的是患上高尿酸血症,但因为一直不在意,硬生生拖成了痛风。众所周知,痛风基本上都是由高尿酸血症发展来的,这位患者的问题也是从高尿酸血症开始,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分析“哪几个方面可能会导致高尿酸血症”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简介

高尿酸血症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60%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与尿酸相关的基因占主要部分;另外有40%与环境因素有关,这又分为内外环境两部分。接下来我会从遗传因素、内环境因素、外环境因素以及其他两个相关性较大的因素逐一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及痛风患者,体内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易感基因共有28个,如SLC22A12、SLC16A9、GCKP、LRRC16A、PDZK1、SLC22A11、SLG2A9、ABCG2、SLC17A1等,这些易感基因或是参与或是影响着患者体内的尿酸,有的是合成尿酸的“制造者”,有的是影响肾尿酸排泄的“放闸者”,具体起到的作用包括且不限于嘌呤代谢异常、细胞过度凋亡、合成酶异常、还原酶异常、影响肾小管分泌、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等。

除了以上的基因影响,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还有一定的遗传概率。根据我国关于痛风的调查,从2510例沿海省份痛风患者中,发现具有痛风家族史的占18.5%。另一研究也表示,如果一个人得了痛风,那么他的近亲有10%~25%患了高尿酸血症;如果一对夫妻中有一方得了痛风,那么孩子得痛风的概率有40%~50%;如果夫妻双方都得了痛风,那么生下来的孩子得痛风的概率能达到75%。所以如果家族中有患痛风或者高尿酸的人,及时防护很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内环境因素

内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其中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不良的习惯,如不健康饮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运动等外环境干涉,从而影响到内环境使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升高;另一方面虽然也是外环境影响内环境导致,但也可归为疾病类影响,如: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尿酸的合成和排泄。

其中相关性较强的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这是因为存在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环境下,会导致尿酸的酸化和血液增高,从而出现尿酸排泄减少,这也是为什么肥胖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外环境因素

不仅只是上述的饮食、压力、负面情绪、生活不规律等个人因素,引起肝、肾功能一异常,出现尿酸、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的排除率下降。海拔、湿度、温度、大气压、土壤、水资源污染程度等客观因素,以及职业如重金属行业、飞行员、运动员、金融行业、服务业等工作者,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和职业因素或多或少具备一些特点,如缺氧、隐性失水多、高盐分饮食等情况,也会促使痛风的出现与发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龄因素

早些年痛风还被称为“老年病”,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器官、代谢能力会有所下降。就比如尿酸的排泄通道:肾脏,随着人体的衰老,器官也跟着衰老,进而导致尿酸清除率降低、排泄率也跟着降低。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提升,痛风也在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年人也开始出现高尿酸血症,甚至是痛风,不仅如此,在专门治疗风湿免疫的医院中,每年也能看见10~20个十四岁左右的儿童患上痛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性别因素

“痛风重男轻女”这句话在关注痛风界的人群中广为流传,也不乏一些人猜测说“男的爱喝酒”、“男的要养家糊口压力大”、“ 男的经常应酬免不了吃喝”等等,虽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那些女强人不也要养家糊口和应酬吗,那女性的痛风的还是在少数,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关键不在做的事,就在“性别”。

雌二醇又和血尿酸浓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雌二醇的含量越高,血尿酸浓度越低,并且雌二醇还能抑制白细胞对尿酸盐结晶的吞噬作用,减少炎症相关类情况。同时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丰富,可以增加尿酸的清除率,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所以女性患痛风的概率要低于男性。不过随着年龄的变化,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会随着下降,这也导致更年期女性也较容易患上痛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又或者是哪一种性别,都应该做到: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做好生活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