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财安

自去年年初以来,香港地产界便有组织地通过传媒放话,表示楼价不断下滑,长远来说会对本港经济造成冲击,以此向政府有系统地施加压力,要求“撤辣”。作为回应,特区政府于2023年10月撤销了部分“辣招”,当中额外印花税(SSD)适用年期由3年减至2年,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NRSD)均由15%减半至7.5%,并为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安排,即“减辣”但不“撤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事求是地说,包含在“辣招”里的3种征税只是针对投机炒卖行为,对减低楼价泡沫与长期稳定社会起到了重大积极作用,根本不会影响买房自住的小市民。从本质上来说,特区政府采取措施压制疯狂炒卖,让楼价逐步向市民大众能负担得起的水准靠拢,不但符合中央敦促香港要解决住房太昂贵的精神,更是追随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炒卖的大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减辣”其实是特区政府在可控范围内向地产界释出善意,希望他们能在爱国爱港、同舟共济的基础上“收货”。

在这之后,楼价因为国际、内地以及本地等种种复合因素缓慢向下,一直未能如地产界期望那样反弹。对一直想拥有自主物业的市民大众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离可望而不可即的置业愿望越来越近,但对地产界来说,这样的走势会削减他们习惯了的丰厚盈利,而炒家则随时会亏损,心里面当然不愿意。因此之故,这些利益既得者要求特区政府撤销全部“辣招”的声音此起彼落,音量更是越来越大。笔者觉得奇怪,特区政府的功能是否包括要保证地产商可以永远赚得盆满钵满?薄一点也不成?而炒家一定能攫取巨额盈利?不能亏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个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马不停蹄地会见社会各界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撰写好新一年的财政预算案。根据特区政府的行事日历,陈司长将会于2014年2月28日发表《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距今只有几天。2月21日,特区政府公布,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将会于2月22日起访港7天,行程包括听取特区政府、社会各界别与专业团体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公众咨询的汇报,但更重要的是,调研本港经济情况,而房屋问题是其中一个重点。一如所料,地产界一定会利用上述两件事情叠加起来的难逢机遇放大招。

前两天,地产业界人士隔空向特区政府喊话,用词空前煽情。香港地产建设商会执委会主席梁志坚向媒体表示:“经济不好,地产都唔会好,政府应该撤辣,令楼价止跌回稳,现阶段撤辣不会刺激楼价上升,只是使楼价不好再跌咁多,楼价再跌香港都唔掂。”他强调,目前本港有多达200万名私楼业主,大部分都在供楼,仍有按揭贷款,即使供满楼的人亦有部分会将物业抵押借贷,资金用来做生意或子女买楼的首期,如果楼价再跌20%,很多人会被银行提前收回按揭贷款。表面上看,这番说话似乎冠冕堂皇,插针不入,但部分内容实在是可圈可点。

梁志坚开口便提到200万名私楼业主,似乎在表示,自己是为很多人请命,让特区政府备受压力,但绝口不提720万人口中人数更多的无壳蜗牛一族。正所谓安居才能乐业,社会才可以稳定,这也是中央把特区政府解决市民居无屋问题列为最重要任务之一的原因。况且,把楼房再按揭以作其他用途本质上就已经是进入炒买投机的范畴,风险应该自负,且无论如何都不能与保障基层市民的福祉相提并论。梁志坚另一说是,如果楼价再跌20%,很多人会被银行提前收回按揭贷款。很明显,这只是一个假设,没有任何实质根据,就算不是在危言耸听,也是在无的放矢;楼价也有机会忽然飙升20%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时间,立法会地产及建造界议员龙汉标也向传媒说,自去年10月《施政报告》出台减辣,至今已有3个月,楼市依然低迷。他认为,特区政府应该审时度势,趁机将多年来干扰市场自由运作的措施一次过撤除,使市场恢复正常运作并注入动力。身为堂堂一位立法会议员,龙汉标竟然把特区政府历来行之有效的,压制金融泡沫,维持经济稳定运行的良好惠民措施定性为干扰市场自由运作,这些说话除了自曝其短之外,更显示他立场偏颇,只着眼于地产界的利益,不是香港整体的长期稳定。

《韩非子.八奸》记载有8种迷惑在上位者的手段,其中第6种叫“流行”。用现代的说话来演绎,“流行”这类人会搜求各种能说会道的代表,让他们向在上位者为自己言请私利,使用的是奸巧文饰的话语,流行畅顺的言辞,用利益与形势来引导,用祸患与灾难相威胁,用长篇的虚浮文辞来误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房地产所牵涉的利益极为庞大,里面的财团、企业、公司、团体、专业组织关系纵横交错,明暗手段层出不穷。如果套用《孙子兵法》的“兵者,诡道也”智慧,房地产,亦是诡道也!值此关键时刻,特区政府是按地产界的要求,一刀切全面撤辣,抑或站在特区整体管治战略高度,以平衡各个阶层的利益与困难为考虑,实事求是地做出适当的修订,实在是考验着主管官员的政治智慧。正所谓权责相等,撤辣与否的权在特区政府手里,但政治责任也如是,地产界人士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万一局面变成不可收拾,也轮不到他们被问责。行政长官李家超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考虑何去何从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韩非子.八奸》,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发。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