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首先要深入传统,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最重传承,入古则雅,趋今则俗。当然只有传统也是不够的,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当表现自己的个性或性情。——苏显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显双

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吉林省书协教育委员会主任

长春市文化名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书法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及书学讨论会,出版专著、教材、字帖数种,多次应邀出访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办展讲学。

【 作 品 欣 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凤红桃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毫龙势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外琴中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福九如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寻便入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轩花径五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花芳草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过月明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晴起雨来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傲气心平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家行事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瓦周铜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连枕绕七言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静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定如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李白《望天门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劝世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马戴《江中遇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继儒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临米芾行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苏轼句——乞得名花盛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 · 苏轼《题西林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祉猷并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 · 孟浩然《留别王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心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暖四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砂挂盘(陶渊明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砂挂盘(慎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砂挂盘(恭默思道)

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览评审侧记

苏显双/文

第一次以学术媒体观察的身份参与此次手卷书法作品展的评审工作,倍感荣幸,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提升自我的机会。四天的评审,紧张而有序,高效而透明,置身其间,感受颇深。

下面仅就评审和创作方面的问题略陈己见:

此次评审坚持“公平、公正、规范、科学”的评审制度,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评审导向,评选出的入选作品代表了近年来手卷书法创作的成果。其中最大亮点为投票环节首次使用现场提供的手机对作品进行扫码投票,和以往使用投票器输入作品编号相比更加快捷准确,从根本上杜绝了手动操作易出现的失误及重复投票的问题。可谓与时俱进,体现了“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我们知道,手卷在所有书法形制中渊源最古老、最具特色、影响也最深远,它由引首、正文和跋尾三部分组成。其形式感强最强,文字内容也最丰富。各部分之间既可以用一种书体一气呵成写就,也可以分段经营,以不同书体或一种书体的不同风格呈现,贵能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赏读时往往通过移步换景式的方式取得整体性的视觉效果,与中国园林的营造及游览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是人工,宛若天成”。其中题跋部分兼具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最能体现作者的综合修养,这无疑对评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手卷形制和审美的特殊性,故此次展览小字作品较多,尤其是小楷,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上佳的表现,初选通过率非常高。但经过复评和终评的层层筛选,最后只有几件既有传统功力又见个性才情的作品胜出。因为展览还要考虑到各种书体和风格的包容性,所以评委对好多精彩之作也只能忍痛割爱,真是非常残酷。张怀瓘云:“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偏于“妍美功用”的楷书更重秩序和法度,可自由发挥的余地有限,很难写出个性和神采。所以,凡密密麻麻如抄书一般重复书写的都很难打动评委,即使技法上再如何精熟过人,因缺少灵性和创意,入选的几率也会大打折扣。

行书作品来看,小字作品相对更传统一些,多为二王一路帖学正脉,从二王到宋一直到明清,各家各派几乎都有。其中“苏米”、董其昌依然是主流。也有唐系中欧体和颜体行书,其中以颜体占比更多,但都比较稳定,想出彩也比较难。所以,以杨凝式《韭花帖》、八大山人为取法对象的不太主流的作品反而能一直坚挺到最后入展,不是因为写得真有多好,而是因为在好的基础上做到了与众不同。“同能不如孤诣”,搞书法只知道下死工夫随人脚踵是不行的,还需要有“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的志向,当然这种自信不是通过短期集训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思考。所以林散之说“能于同处不求同,惟不能同斯大雄”,这也是展厅时代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大字作品,手卷书法中写大字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对来稿做了尺寸上的限定,如何在有限的尺幅内写出气象和变化,着实对作者是一个挑战。投稿中有不少颜体大字作品,但最后只有两件(一楷一行)入选,其中取法于颜真卿《裴将军诗帖》的行书最为突出,几乎令所有评委都为之眼前一亮。这件作品严格说是属于楷、行、草杂糅的“破体”,通篇节奏把握得很好,通过起承转合的节奏安排自然形成了有变化的时空组合,个人面目非常突出。是借题发挥,出奇制胜的成功范例,值得借鉴和效仿。

最后说一下文字错误及自作诗文等方面的问题,之所以放在一起来谈,是因为这些都属于字外功,关乎作者的学养。此类老生常谈的话题本没有在此探讨的必要,但很多过五关斩六将进入终评的作品恰恰在此环节败下阵来,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以后势必还会在此处摔跟头。文字上的常见错误无非是错写繁体字、乱用碑别字、异体字以及草法、篆法不规范等。至于自作诗文作品,在此次评审中不但数量少,质量也不高,表现出作者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普遍缺失。这一点在跋尾文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语句不通、文辞不美,甚至出现错字、落字等问题,不胜枚举。大多数作品为了藏拙,跋尾部分多为穷款,这样做从形式上看不影响作品的艺术性,但其独特的文化性则无从谈起,这也许就是永远调和不了的古今差异吧。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能够延续三千多年而不衰,绝不仅仅是因为技巧的稳定传承,更是传统文化得以绵延赓续的结果。中国书协一直以来都在倡导“艺文兼备”,试图扭转书法界“重技轻文”的现象,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毕竟时代不同了,若想彻底解决当代书法创作中文化缺失的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总之,古人对手卷书法的偏爱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何很好地继承这一传统,使形式美感和古雅意蕴兼备的手卷书法在当代焕发出古而能新的光彩,是摆在每一位参展作者及评委面前的课题。我想在中国书协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始终怀有一颗敬畏传统之心,一如既往地坚守住传统之正脉,就一定能迎来书法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和发展。

(原载于《中国书法报》2024年第五期)

书法的工夫与性情

——2022“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草书作品展评审感言

苏显双/文

从这次的年展的投稿作品来看,整体看水平还是很高的,这跟当代书法教育尤其是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国书协的倡导和展览的推动都有关系。

我认为在评审中应该把握好标准和原则。作品首先要深入传统,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最重传承,入古则雅,趋今则俗。当然只有传统也是不够的,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当表现自己的个性或性情。从这次投稿作品看,小字作品最多,大多像在抄书一样,密密麻麻,只有技巧的展示。这样的作品很难打动人,不能让人激动。古人书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一件好的作品不但要有功夫,还要有表现性,要能体现出作者的性情,否则谈不上神采。书法的魅力更在于作品形式技巧之外书者真情实感的表达,也就是《书谱》所讲的“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当然也包括阅历和修养等,这样的作品才是有情感、有内涵的。我们常说“书如其人”,字与人从来都是互为表里的。但是当代书法进入了展厅时代,大家都在炫技,争奇斗艳,有些年轻作者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跳出来,往往要几十上百遍地打磨制作,这种过度“美颜”的所谓作品也许从技术上看不出什么瑕疵,但也看不到书者自然流露的真性情。徒有其表,作品背后活生生的人不见了,这也是导致目前入展作品面目雷同的主要原因。现场我们看到很多技法上很好的作品在复评和终评环节被淘汰,原因即在于此,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所以我们要提倡宋人“尚意”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宋人,再上溯魏晋,让自己的笔下也能展现出人的风采和个性。

从书体来说,行书、草书本来是分开评的,但终评又混在一起评选。行书普遍要好于草书,草书上出彩的大草作品很少,因为大草在理性和激情之间的分寸不好把握。相较而言,小字相对会出彩一些,但小字普遍缺少变化。所以这引发一个思考,就是如何在工夫和性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突破自己固有模式和习惯是摆在每一位书家面前的难题。如果是专门写大字,就需要系统地训练,因为大字和小字是两个系统,技法和审美都不一样。现在很多人把榜书大字和小字混为一谈,以为大字就是小字的简单放大,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字的审美应该是雄强又不失精微,既要有磅礴的气势,还得有细节的美,要能耐得住推敲,做到这一点很难,这也是我们当代书法创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载于《中国书法报》2023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