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名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出处:《明史·钱福传》。

参资:古诗文网《蹴鞠、明日歌赏析》。

钱福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福画像

二、家学渊源,少有才名

钱福〔1461—1504年〕,字与谦,号鹤滩,松江府华亭人。吴越国武肃王钱镠之后。明代状元,任翰林院编撰,三年后借口病退,读写为业,不再入仕。

钱福,家庭富贵,家学渊源。他自幼聪慧,思维敏捷,七岁能文,八岁能诗,智力出众,才气过人,出口成章,少有才名。

一次,钱福放学回家,家有宾客赏菊。有位老叔知他早慧,便想当面验证,笑眯眯地望着他说:“我有上联:赏菊客归,两手折片彭泽景。贤侄请对下联。”钱福应声而上:“卖花人过,一肩担尽洛阳春。”众人大笑,夸他对得好。

“一肩担尽洛阳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肩担尽洛阳春”

又有一次,他结伴游浙江仙都。这“仙都”是唐明皇的御书,景区有鼎湖峰、小赤壁等名胜,集“险、奇、秀”于一体,那鼎湖峰是单体石柱,特别神奇,号称“天下第一笋”。当时,游伴对此石峰,赞叹不已,而钱福则口吟—联:“六丁拔出天地骨,一柱镇压东江东。”意为,六位大力神合力拔出大地的一根骨骼,柱立在东江东岸的鼎湖边。时人认为,这是描写鼎湖石峰的奇句。

他少年时,应松江府试,即中秀才,与同府顾清〔后任南京礼部尚书〕、沈悦齐名,并称“松江三杰”。

三、30岁会试,连中两元,荣登状元

成化22年〔1487年〕,钱福赴南京,参加南直隶省乡试,考中举人。

弘治3年〔1490年〕,钱福30岁,赴北京会试,两位大学士主考官刘健、李东阳,从干净雅丽的卷面,到理义雄辩的答案,毫无异议,点他为会元,并向皇上推荐。

状元钱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状元钱福

殿试由孝宗主持。面对皇帝的试题,他对策时,稍加思索,当众挥毫,三千余言,倚马立就,不用草稿,一气呵成,而且,一字未改,卷面洁净,语言畅达,义理精当。

看到如此策论与卷面,众臣惊叹不已。

孝宗大喜过望,将“第一甲第一名”, 赫然题在卷头,并欣然出上联:“春闱得士,状元元是会元。”命钱福对下联,他则紧承皇上对他的认可,把继续向前辈学习,争取做皇子小老师的理想,提炼为下联:“圣旨迁官,少傅傅为太傅。”

君臣的对联,珠联璧合,内容完美,又谦虚高尚,礼仪周全。满廷啧嘴,众人皆欢,李东阳却叹口气,还幽幽地说:“可惜啊,未中解元!”大家都望着他,不解其意,他解释道:“他已连登会元、状元了。”众人才明白,大学士是为钱福未能“连中三元”,而感到可惜。

四、越级授翰林编撰,三年后托病告归

状元郎钱福,越级授官,高任翰林院编撰。

他在公干之余,仍以书生的劲头,刻苦读书,勤奋写作。他思维敏捷,才气高逸,策论思辩,无人抗衡。时人还公认,他的诗文,无出其右,雄视一代。

他又工八股文,明末的王夫之认为,他应与武英殿大学士王鏊齐名,称“钱王两大家”。

弘治6年〔1493年〕,他任会试同考官,会同主考官,组织礼部会试,并阅卷初审。

他性格坦率,喜欢饮酒,每饮至醉,往往率性而为,出口数落人,同僚不喜,非议纷纭,人际关系不太融洽。

他在《鹤滩集》中,曾有这样的人生感叹:“天下有二难,登天难,求人更难;人间有二苦,黄连苦,贫穷更苦;天下有二薄,春冰薄,人情更薄;人间有二险,江海险,人心更险。知其难,守其苦,耐其薄,测其险,可以处世矣。”

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这次,同考官一卸任,登科仅3年,他才34岁,就托病告归,不再入仕了。

弘治17年〔1504年〕,钱福病故,享寿仅44岁。著有《鹤滩集》7卷。其诗“集太白〔李白〕之仙才、长吉〔李贺〕之鬼才于一身”,代表作为《明日歌》、《蹴鞠》,还有《绫帕题诗》。

五、题诗绫帕与赋《蹴鞠》

钱福致仕归家后,继续过着读写的士人生活,不过,不追求功名利禄了,少了坐堂守职之累,他则拿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游览于奇山秀水之间,放荡于高雅声伎场所,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由生活。

有人对他说,扬州有个张姓歌姬,国色天香,娇媚动人。他到扬州后,才知这位佳人已赎身从良,嫁给当地盐商了。他又去拜访那盐商,盐商非常看重状元郎,热情接待,还设宴挽留,命小妾张姬给状元敬酒。

“一身都是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身都是淡”

钱福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张姬白衣白裙,风姿曼妙,就像皎洁的秋月,不觉为之倾心,只是不好表露而已。酒足饭饱后,倒是张姬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说:“妾身三生有幸,得见状元郎,还望为妾赐诗,以志今日幸会。”说话之间,掏出怀中绫帕,便请为她题诗。

钱福酒意晕然,看着她秋水般清澈的眸子,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提起笔来,就在带着佳人体香的绫帕上,用清逸的行书写道:

淡罗衫子淡罗裙,淡扫娥眉淡点唇。

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卖盐人?

小诗语言清新,意象清丽,茉莉花般的清香中,还夹带着一股清涩的醋味,大有“在错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时,心中冒出的那种清苦味道。

蹴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蹴鞠

钱福写了这首诗后,自觉写美女诗很顺手,艳雅有度,拿捏也准,便心生再写的欲望。于是,在看一场女子蹴鞠时,他作了细致观察,然后一挥而就,写下名诗《蹴鞠》:

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娥眉柳带烟。

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

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

大意为:女子蹴鞠赛在二月进行,参赛美女就像仙风吹下的月里嫦娥。踢球时,汗珠沾在漂亮的脸上,好像鲜花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眉毛上沾着尘土,好像柳叶在蒙蒙烟雨之中。绿袖翻飞裸露出玉笋般手臂;红裙飘荡展现出美脚金莲。几回合踢下来,美女娇喘乏力,看赛的长安美少年欢欣雀跃,心动不已。

我国古代女子蹴鞠,是以表演为主的体育运动。你看,状元诗人笔下的女孩子们,一个个都是下凡的仙女,貌美如花。踢球时,她们衣裙飘飘,风姿绮丽,或绿袖翻飞、裸露出白玉般的手臂,或红裙飘荡、展现出香艳的美腿;脸上汗珠像花上露珠剔透晶莹,眉沾尘土如烟雨朦胧中柳叶;娇喘嘘嘘,娇弱可人,长安城里看赛的美少年我见犹怜,心动不已。

六、总结治学经验,创作《明日歌》

诗人钱福为状元,大名鼎鼎,才名双收。

他托病回归后,无功名之欲念,也无案牍之劳形,却没放松进取心,仍然孜孜以求,坚持读写。这时期,他还总结治学经验,创作《明日歌》,作为座右铭,以鞭策自己,同时,以现身说法,也劝告世人:要活在当下,珍惜今日,而不要等待明日,浪费时间,蹉跎光阴。全诗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福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福名言

全诗大意为:

一个明日接着又一个明日,明日是何等多啊!

如果人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中度过,那么他将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世人如果受到明日的连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老了;

如果活在当下,内心充实,才能享受到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的快乐。

人生百年,去了今日,明日又能有多少?请您听听我的《明日歌》。

这首诗,语言如话,意思直白,内容浅显,道理通俗,用七个“明日”,反复强调,生命仅由“今日与明日”组成,务必要珍惜今日,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到明日;你把握住“今日”,再争取“明日”,天天如此,年年这样,你就先赢了生命的前一半,从而启示人们:世界上很多东西,都能尽力挽留,而“今日”却不能失而复得,是挽留不住的!

生命属于人,仅一次而已,活在当下,争取明日,做个实在的人,这就是《明日歌》的主题。

这首诗,写法也有特点,道理不是直上的,而是从世人通病“拖延症”说起,有的放矢,不显突兀,又引人兴趣;二是语言口语化、歌谣化,顺耳好记,琅琅上口;三是诗中特地用“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俩景句,描写生活充实的人,在“今日事、今日毕”了时,面对年华的流逝、岁月的更新,所拥有的轻松愉悦心情,表达极为生动贴切,同时,在说理中插入这样的描写,又使全诗显得严谨而活泼,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七、《明日歌》对晚辈文嘉的影响

明朝,江南名人众多,才子如云,求功名者如过江之鲫,而争得状元的,除了钱福,还有谁呢?状元钱福,名望很盛,影响到江南好几代人,而他的座右铭也写得好,同样受到高度的评价。

现在讲讲文嘉〔1501—1583年〕。其父文徵明,著名诗画家、江南才子。他家学渊源,又天资夙成,也是著名诗画家。与钱状元比,他则是晚辈,状元去世时,他才挂4岁,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可是历史上、甚至现代,却有人说,钱状元改写了文嘉的《今日歌》!我想,这话讲反了!

应该说,这位“精于鉴古,临古之功也深”的后学者文嘉,除了继承其父衣钵之外,还深受钱状元《明日歌》的教育与启发,听弦歌而知雅意,便效仿状元诗,也写下《昨日歌》与《今日歌》,以励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辨析。先看他的《昨日歌》: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少!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文嘉很聪明,围绕着状元的“明日”,写了“昨日”,还意犹未尽,又写“今日”,请再看他的《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聊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常识告诉我们,初学者写作,无不先从模仿开始。现在,姑不论这两首诗的教育意义,光看看他模仿的写法,能给我们什么启发?陈存选2024、02、18

惜时“三日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惜时“三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