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这个词挺好的,算是一个挺简单传神的总结。用老外的话说,应该是Make something happen或者是Make the difference。

一个人能不能成事,不是天生的。可以说,成事的能力和出身有关,但是出身优秀并不能决定一定能够成大事。

猴子(孙悟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当初石猴出世,眼运金光,射冲斗府。玉帝被惊动,安排千里眼和顺风耳去查看。得到汇报说仙石产卵,幻化为猴。玉帝给的判断非常明确,“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看来类似这种自然的妖孽很多,猴子这样的也很常见。

对于猴子来说,身上的成事能力大部分是在大闹天宫之前形成的。这一点要拜猴子自身的努力,以及幸得高人的教导所赐。

每个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先天的素质不说,后天自身的努力和有外界的帮助是能够成事的关键。

那么从猴子成事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想要成事就要敢于冒险

所有猴子都在水里洗澡,闲的无聊一起到上游去找寻后发现瀑布,提出来谁能钻进去寻个源头并不伤身体者拜他为王。这是一个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猴子都这么认为。连呼了三声才有人答应的,“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这个“忽”字就说的很清楚了,谁也不愿意冒险,哪怕是提出这个建议的猴子。

所以猴子的这种冒险精神是很难得的。你说他害怕不,当时是,书里面也写“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这个“瞑”字就很清楚。

后来,石猴在和大家说找到了水帘洞。众猴听得,个个欢喜。然而要进的时候,依然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这可以说猴群对于石猴是不信任的,也依然可以理解为对于未知的恐惧。作为成事,有时候就是要敢于冲在前面,敢于做团队成员都不敢做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初创期的企业,这种“敢”的精神最为关键。

进了水帘洞后猴群全部放飞自我了,“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这个时候,石猴才提醒大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要求大家遵照之前的承诺,拜他为王,之后才称了“千岁大王”。可见组织协调地位是也要靠“敢”的积极行动争取来的。

想成事就要有远虑,想在别人前面

石猴做了美猴王,建立了组织体系,如文中所言“美猴王领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但是他并不沉迷于此。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脑,堕下泪来。猴王自己解释说,“我所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远虑,故此烦恼”。

能够在周围都是山呼万岁,一片祥和安宁的环境中有明确的风险意识,这是能成事的另外一种基本能力。

石猴忧愁的是“将来年老血衰,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一旦他点破之后,“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可见,这种远虑是值得的,也是应该被考虑到的,否则猴子一说不可能引来这么大的共鸣的。所以这个美猴王这种超越群猴的认知也是证明了自己对于猴生和猴群整体发展是在持续思考的。这是成事能力上高手区别于一般人的地方。

超强的行动力和坚强的意志力是成事不可或缺的

在通背猿猴提醒了说有三等人不伏阎王老子管辖,美猴王当下就明确,自己就要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学一个不老长生。说到做到,第二天众猴大摆筵宴吃饱喝足之后美猴王立刻出发。想必,美猴王在花果山的生活一定是富足的,能够做到快速决断并舍弃荣华富贵,这一点是非常不易的。这行动力杠杠滴。

自登木筏出发开始,美猴王先到了南赡部洲,在这里前后有八九年,各种参访仙道,但均无缘得遇。后面又到西牛贺洲才寻到灵台方寸山,得以拜须菩提为师。不说这期间美猴王留学生活的艰辛,关键是这期间未曾听到他说要放弃,转身回到花果山继续做美猴王这样的享乐人生。可见,在学艺这条道路上,美猴王是从来没有考虑退缩的。

后面见到须菩提,也是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再次说明了美猴王的进取心是非常足的。早在南赡部洲就看到是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在给须菩提介绍自己留学经历的时候,猴子也是强调自己已经寻访了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并不做任何夸大。

后面在整个学习当中,美猴王也是不急不躁,从最开始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以及扫地锄园等,美猴王不觉间就学了六七年。这期间,猴子是没有抱怨的。这种脚踏实地,愿意认认真真付出的忍耐,是成事不可或缺的。

想要成事就要坚持志向远大

毫无疑问,美猴王是有慧根的。他本身是天地精华,悟性极高的,例如在须菩提那里学艺的时候,在祖师讲经的时候,能够抓耳挠腮,眉花眼笑。说明了他是有慧根。但是,美猴王并没有如现在很多职场小生好高骛远,也不似很多的“职场油条”,往往会耍小聪明,干活挑三拣四,着眼于当下一城一池,而是目标明确,志向远大。美猴王在灵台方寸上的表现绝对是中规中矩。就算是一些洒扫进退之事,他也是人认真站在做。

后面,在须菩提祖师介绍了那么多的可以学的道行,包括了术字门知道可以请仙扶鸾,流字门可学释儒道等,静字门可以休粮守谷,动字门可以炼丹制药,美猴王能目标明确,就是要学长生不老之术。

也正是须菩提看到了美猴王对于学道的明确追求。后面才又私下单独给他加课,学了地煞数,有了七十二般变化,又学了筋斗云,可“朝游北海暮苍梧”。毫无疑问,这些都不是必修课,也不什么是选修课,听起来都是私教一类的高阶单独付费课程。

和其他师父的其他徒弟相比,美猴王也是明确体现出志向远大的。在给师兄弟们展示了筋斗云后,缺乏想象力的师兄弟想到的都是这种技能“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训了饭吃。”

成事就要知错能改

美猴王在知错就改这件事上是走过弯路的,教训深刻。

祖师洞悉了人情世故。“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于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性命有不可保。”祖师要求美猴王要时刻保持谦逊,这点应该说是直击美猴王的命脉。教训深刻,美猴王因为这点不得不离开了祖师。

后面美猴王是记住这个教诲的。

美猴王刚学艺回花果山,知道洞府为人所占,自己前去叫阵的时候,还是很客气的,说自己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既没说自己是千岁大王,也没说自己是美猴王。后面三下五除二,在收拾了魔王回到洞府和孩儿们介绍的时候,美猴王也是非常轻飘飘地介绍了自己的学艺经历,没有一丝丝的夸大,也没有说学艺如何苦之类。所以说,这个时候美猴王是铭记教诲,是谦逊的。

然而后面陪着唐僧取经的时候,美猴王毛病又犯了,这才引出金池长老贪袈裟那一段。但是自此之后,美猴王就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大错了。

犯错不可怕,能够吸取教训,这个错是值得犯的,也是有价值的。

归根结底,想要成事,就要像美猴王一样,敢于冒险,深有远虑,拥有超强的行动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志向远大又能脚踏实地,然后知错能改,一定是能够成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