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闺蜜40多岁了,跟我说起娘家的事情心里仍是各种不平。

闺蜜出生在农村,兄妹五个。上面是大姐,二哥,下面是四弟,五妹。至于父母为什么生这么多?闺蜜恨恨地说,父母没本事,才希望在农村孩子多势力大呗。只管生,不管养,这么多孩子,只有她一个人刻苦努力读书出来了。

闺蜜说上初中的时候,她就觉得跟这个家格格不入。家里孩子多,总是乱糟糟。每次吃完饭大家互相推脱都不洗碗,闺蜜就会主动去洗。客厅她刚刚拖过的地板,大家毫无顾忌踩出各种脚印。她要有意见说一下,她的妈妈就会奚落她说,你干点活,我们全家提心吊胆,你能把大家的脚抬起来走路吗?不想干就别干,什么都坏在你这张嘴上。要不是看在你干活的份儿上,谁稀罕你?

后来上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她的妈妈开始生病住院,所当然的所有开支都从他这里出。原因很简单,家里只供他上大学了。其他的孩子没有花钱,便理直气壮抹去了义务。

母亲去世后,所有的丧事费用都是她拿钱操办。然后大哥觉得没面子就对别人说,三妹不就是有俩臭钱爱显摆吗?

现在家里只剩老父亲一个人生活。费用都是她在管,她跟我细数自己这些年付出了什么,照顾哥哥姐姐的孩子,管最小的妹妹上学。可现在回到老家过个年,初二一家吃个团圆饭都等着她去结账。

她想起来母亲在世的时候,她拎着大包小包东西回去。还在母亲的劝告下,不得不把自己辛苦攒出的钱拿出来给大哥装修。最后却得到母亲的一句话,要不是看你会给大家买点东西花点钱,谁忍得了你的脾气?闺蜜已经人到中年,说的时候甚至委屈得痛哭流涕。

我知道闺蜜的性格快言快语,我说其实这世界是感性的世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感受里。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却也是一切误解的来源。

哪怕对最亲的人,我们也不要本着为你好去说一些话,做一些事。

因为你站的位置跟他不同,你认为的好不等于他认为的好。每个灵魂有他要走的路。

闺蜜充满疑惑对我说,难道我看着他们难能不帮吗?她又开始跟我诉说大哥大姐家的孩子从小的奶粉到衣服都是她一手操办,而几个外甥,外甥女到现在连过年都不会给她打个电话,甚至今年回家见面都没有主动给她打招呼。

我说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同时你也有你的命运。适当的互相关爱和适当的互不关心都是一个家庭和睦需要的东西。

你在关爱别人,通常也会干涉别人,甚至强制性的推销自己的关爱,这也是很多矛盾的根源。

同一句话不同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贵人语迟,吉人寡言。一家人在一起只需要互相关爱,如果关心就是单纯的关心,不要指望回报。你给人家买奶粉是关心你的外甥,外甥女,如果你不买,人家也不会上门问你要。但如果以此让人家承你多大的情,那是人家的事情,你决定不了。对任何一段关系,你只能决定你可以付出什么,决定不了你能得到什么。

至于给别人提意见,如果别人不问,那就不要给。

哪怕你的意见是非常的棒,比他更有远见,比他站的高。他理解不了,都没有用,并且只会增加矛盾。

闺蜜若有所思,对我说好像明白一点什么了。

我说很多话讲出之前你是他的主人,讲出之后你就是他的奴隶,以后千万不要再在家里做承诺管这个,管那个。没有人让你这么做,你说出来就是你的责任。

她说那我应该怎么做?我说就发自内心爱他们呀。尊重每个人的命运。别人没有提出就不要去主动帮忙。自己做的事也不要去抱怨。付出一些也没什么。

闺蜜又满心怨气说那我得到什么了呢?

我说一家这么多孩子,只有你走出老家农村,走到上海。十几年的时间,跟老公一路奋斗,有车有房,儿女双全。难道你得到的还不够多吗?这些都是你付出的回报。老天是有眼的。

闺蜜沉默良久说,那你会觉得我刚才的话有偏颇吗?

我说我听到的都是观点而非事实,我看到的都是视角而非真相。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情就不一样。不管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再无可救药,他们在承担他们生活里的对错得失,你只需要在你力所能及范围内关爱大家就可以了。

所有的关系都是提供一个机会,让你创造一个你意识里的自己,请做任何事都心甘情愿,而不是当责任和义务,不得不做,满心抱怨。

这世界上法律是底线,道德是上限。你不能用道德去要求别人,因为你不确定人家有没有。很少有人会去做他认为不道德的事,无非是大家的道德准则不一样。如果准则不一样,也可以做到尊重。

闺蜜问我,为什么你现在像个哲学家?我说因为我也经历了很多类似的事情呀,我曾满心怨恨,彻夜难眠过。然后我发现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需要去爱自己,发现人生的美好。付出就无怨无悔,得到的心安理得。还有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