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首次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由此可见,唐朝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诗歌,诗歌与其他的文学体裁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其不仅仅是作者对眼前所见之景、之境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在封建文化发展史中,唐朝的山水画可谓是鼎盛时期,一度成为绘画的主流方向。
众多类型的诗歌中,山水诗在唐朝的发展亦臻于鼎盛,可见,在唐朝这种注重写意的艺术形式得到较好的发展。
既然同为写意的艺术形式,山水画和山水诗在唐代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唐代的山水诗和山水画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两朵奇葩。对于我国大好山水的描绘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但是其得到大的发展是在魏晋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使得迁客骚人感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不堪与艰难,玄学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田园,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世俗的烦恼。
诗歌与山水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着一定的一致性,在许多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旁边会有一首山水诗,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结合,使其拥有更厚重的文化韵味和气息。
1.山水画
山水画并不是简单的用笔墨勾勒出自然风景,而是画家的一种精神需求的展露,其所反映出来的画家的生活追求和对生活中的事情的态度,自然山水与人合二为一,可是说是山水画的主题。
山水画受到神话、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某些方面与宗教的教义和图腾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通过对山水画的观察我们可以从其中看到道家所宣扬的“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正是这种将现世的思想融于画中,使得画家创作出来的画作也有一定的精神和时代的内涵,并非单纯的景物描摹。其所带来的精神价值自然也会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唐代山水画最初始于吴道子,李思训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唐代风格的山水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画,来体现其背后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境界。
唐朝的山水画创作更倾向于多样化和多样性,诗人和画家在追求诗情画意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将自我融入景物和作品中,以及对美好的意境的创造。
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注重的这些东西恰好是山水诗所追求的,诗人创作山水诗的时候,希望通过用手中极为简单的笔墨,不仅能够将自己眼前之景、之境描述出来,还能体现出自己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
唐代的山水诗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初、盛、中唐时期,与晚唐时期的山水画相比有着极大的不同,晚唐时期的山水画将描绘山水的气魄和浑厚之感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向,将自然山水中所蕴藏的力量和美作为创作主题。
2.山水诗
山水诗虽然先秦时期就能看到,但是其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也没有为统治者所推崇,直到东晋时期的谢灵运将山水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山水诗的发展与魏晋玄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感受到自己与现实社会有着极大的不同,于是开始向内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舒适、通透,此时,山水为他们提供了寄情的完美意象和意境,山水诗得以发展。
在创作山水诗的时候,诗人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局限于眼前的景色,而是将自己所能联想到的大自然中的景物尽可能将其就融入自己的情感中。
在他们看来,自然景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的力量,都能够为自己“所用”。
唐代的山水诗为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仅出现了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派诗人,而且他们的追求与山水画相同,并且主张将自己宁静的心境在山水诗中表现出来。
由于暗示之乱,使得晚唐时期社会混乱,唐代的繁荣不在,山水诗人杜甫看到了处于水生火热中的百姓,而他此时创作的山水诗不再是宁静、闲适,更偏向于对山水中雄伟、壮丽、宏大的景物的描写。
其山水诗所体现出来的庄严、沧桑、气势磅礴之感,成为晚唐时期山水诗的特色。
1.山水画
山水画对“美”有着特殊的要求,山水作为在大自然中存在景物,其作为山水画的创作对象,在创作时,不仅要将其生动且自然的表现出来,并且还要展现出其特有的生命的美感和韵味,唐代的山水画自然也不例外。
自然灵动、清新脱俗就成了山水画的主要特征,在观察、体悟山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融入其中,使得山水画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拥有人性、人情的张力。
山水画作为一种写意的艺术形式,神似作为其主要的特征,形似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重视意境的展现,更加清新脱俗。
用寥寥几笔勾勒出具有洒脱、随行的山水景物,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如《春山行旅图》细长的山峰和青绿的画面,让看到了热爱春天的画家。
山水画除了意境之外,其背后所体现的气韵也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方面,气韵是人们对画作优劣的评判标准,气韵是否通达,是否给人一种灵动自然的美,是否达到“人画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都对画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2.山水诗
唐代的山水诗,追求的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创作方式,即用简单的语言对山水景物进行勾描,再辅之以修辞手法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融入诗歌中,体现诗人创作的心境。
古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的程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他们的眼中自然中的所有景物都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命活力,将其看作人类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有生命的世界,恰恰是因为古人有这种想法,自然才得以成为其心灵和灵魂的寄托。
山水诗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然景物进行了拔高,将其与作者的思想境界相融合,坚持自然、本真的一种真实美。
唐代的山水画和山水诗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是相同的,“风景如画,画蕴诗意”,虽然诗歌的所传递出的是较多个人感情色彩,但是恰恰是这种情感与画相结合,碰撞出思想和灵魂的火花。
山水画是山水诗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山水诗却是山水画内在的灵魂,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诗画独有的魅力。
意境是山水诗和山水画创作的首要标准,是诗画创作的精髓,是诗画艺术的根基。
唐代的山水画虽然在画面结构和色彩搭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就是因为这种逻辑性,才让人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去体会和领悟画家希望通过画作呈现出来的思想和感情。
山水画的笔墨越多,能看出画家对自己所看到的自然景物的理解越多,内容也就随之增多,通过色彩的搭配和透明度的运用,最终形成一个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归根结底,山水画到最后带有个人风格的情与物、景与情、笔墨思想的结合体。
唐代的山水诗自然离不开意境的塑造,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一首诗歌能否为世人所传递的最重要因素。
山水诗的意境的体现是多角度的,首先,其篇章结构要短小精悍,以此来突出诗歌的主题,虽然有递进式和由景入情的创作特点,但是更多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
其次,是诗歌创作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修辞手法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是有差异的。
最后,诗歌创作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虽然句式简短,但是就这简短几句话却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唐代的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所蕴含的灵魂是一样的,两者的高度结合是一种近乎和谐完美、毫无违和感或不适宜感的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唐代的山水画在创作的过程中,画家会有意添加诗歌在画作上,虽然诗歌的存在仅仅是对整个画面的一种点缀,但是在读者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诗歌却是画作的点睛之笔。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的山水画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的最好总结。
诗画一体是对诗画的最高评价,唐代的山水画和山水诗虽然在结构形式上迥然不同,但是其体现的意境和内蕴是一样的,而且唐代山水画与山水诗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山水诗的进步,两者相得益彰。
1. 《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
2. 《山水诗与自然美》
3. 古代山水画及其题画诗的美学审视
唐代题画诗对题画诗体例的开创之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