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全国每5例疾病死亡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在2月24日举行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在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学术报告中分享了“脉络学说指导脉络-血管系统疾病防治”所取得的系列成果,为心脑血管病防治找到突破口。
吴以岭院士作《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创新转化》主题学术报告
中医重大理论原创——脉络学说,为心脑血管病治疗提供新方案
“治疗微血管病变一直是国际医学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脉络学说在中医学术理论上作出了重大的创新。”吴以岭院士介绍,中医的“脉”与西医的血管概念具有同一性,脉络就是血管的分支,包括微血管、微循环。
“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系列机制研究,全面深刻地阐明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规律。”吴以岭院士团队溯源探流中医古籍,首次构建了对心脑血管病防治具有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的脉络学说,并提出其核心内容——营卫理论,揭示了脉络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原则。运用营卫理论分析两千多年来治疗血管病变的2487首方剂,其组方完全符合调营卫气血的用药规律,创新中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的组方就体现了这一学术思想。
保护微血管是通络药物治疗心脑肾临床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
吴以岭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了“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和“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吴以岭院士介绍,依托2项国家“973项目”开展了多项循证医学研究。
“我们从2005年开始研究,3万多条研究数据揭示,‘通络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肾重大疾病共性机制,而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吴以岭院士介绍,研究数据显示,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和神经体液调节共同参与,心、脑、肾这些脏器细胞结构功能损伤的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通络干预使复杂网络关联节点趋于正常,在保护微血管方面较对照组优势更明显。
吴以岭院士强调,通络保护微血管改善血流灌注是治疗心、脑、(糖)肾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在急性心梗试验中,通心络胶囊通过保护急性心梗缺血区微血管、心肌灌注单元,进而减少心梗无再流和心梗面积。在心梗后心律失常试验中发现,参松养心胶囊通过改善心肌微血管血流灌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逆转电重构作用与胺碘酮相当,抑制结构重构、逆转神经重构、改善心功能作用均优于胺碘酮。在心梗后心衰试验中,芪苈强心胶囊通过保护微血管、心肌细胞,进而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在急性脑梗试验中,通心络胶囊保护缺血区微血管,从而保护血脑屏障、神经细胞,缩小脑梗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在糖尿病肾病试验中,通心络胶囊保护微血管、肾单位,抑制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
因此,国家97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循证医学研究解决心血管领域国际医学难题
“中医药要真正走向国际,先要拿出过硬的疗效证据。”吴以岭院士表示,“历年来,我们围绕三个通络治疗心血管病的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开展了大量循证研究。”结果显示,通络药物在防治急性心梗、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重大国际医学难题方面取得突破。
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血液、血管、缺血组织的三重保护作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1212例临床研究显示,通心络可以稳定易损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通心络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2000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2023年10月,一篇通心络的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出。由全国124家医院参与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797例临床循证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这项研究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研究、中国心血管病学领域十大亮点。通心络胶囊被列入《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等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发布的权威专家共识。
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参松养心治疗心律失常突出的特点是“快慢兼治,整合调节”。1476例的临床研究证实,参松养心可以治疗室性早搏和阵发性房颤,还可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治疗室性早搏伴心功能不全”的研究显示,参松养心在减少早搏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为这一国际临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治疗药物。
“参松养心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显示,参松养心提高缓慢心率同时可以减少室性早搏,填补了“快慢兼治,整合调节”的药物治疗空白。
参松养心对920例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显示,该药降低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风险,该研究在国际上被称为里程碑式的突破。
因此,参松养心胶囊被列入了中华医学会、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及“十三五”规划教材《内科学》。
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的成果。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首次完成芪苈强心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3119例临床循证研究。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联合标准化治疗降低慢性心衰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较对照组下降22%(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为改善慢性心衰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芪苈强心胶囊被列入中华医学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日前,“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吴以岭院士表示,脉络学说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再到走向国际,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示范。
张伯礼院士现场点评时表示,络病理论,特别是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病的一个突破口,开辟了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微血管病的治疗新途径,贡献重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