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对当年的解放战争略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孟良崮战役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之一。
当时兵力远不如国民革命军的共产党,凭借陈毅和粟裕的灵活战术,一举打败号称五大兵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
而当时的国民革命军的指挥长张灵甫,则死在了孟良崮战役当中,只不过他不是被杀死的,而是深知自己的军队无法脱困自杀而死,在他临死之前,给自己的顶头上司蒋介石留下了七字密保,蒋介石在得知张灵甫的死讯后,拿着密保就对手下大发雷霆。
那么,当年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来龙去脉呢?今天,小编就斗胆带领大家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进那场孟良崮战役。
一、日本投降、国共交战
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开始饱受外国侵略者的肆掠。先是以英国为首发起的鸦片战争,严重损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而后便是八国联军侵华,将我国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带去了海外,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妇女儿童老人也都无一幸免。
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对我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劫掠,他们在华夏大地上为非作歹,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数不尽的虐杀战争,令人愤恨。
但当时的国民党与共产党深知,倘若不能携手击退日军,中国这片土地将会落入他人手中,因此,蒋介石和毛泽东在西安汇合,决定联起手来共同打败敌人。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暂时的安全。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再次出现,那就是中国到底是谁来领导的问题,中国人民到底是听从共产党还是国民党?
当时的我党秉持和平共处、一切为了老百姓着想的原则,试图与国民党建立长期友好关系,毛泽东同志甚至还亲自赶往重庆,同蒋介石签订了和平条约。但这一切看似平静美好的表象都被国民党推翻,长达三年的国内解放战争自此开始。
然而,当时的共产党兵力远不如国民党,我们的军人都是拿着传统的枪支弹药,而国民党由于与美国来往密切,所以有很多先进的物力设备,双方差异悬殊,一时间,很多人都觉得这场战争会以国民党的胜利结束。
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句至理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主席就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在他的教育和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心系百姓群众,一切为了人民,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们都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些都被人民记在了心里。
最关键的是,早在193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意识到了,对于中国来说,广大农村地区才是获得战争胜利的核心,因此发动了秋收起义,在中国的偏远山区建立了无数根据地,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赢得了民心,这些都为后续解放战争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孟良崮战役
1947年,蒋介石开始改变战争政策。原先,他采用全面进攻的方式,用数不尽的兵力全面攻打人民解放军,但是这种方式耗时长、投入大,并且收获小,劳民伤财,损人不利己,所以他准备采用重点进攻的方式,对我国的陕北和山东地区进行重点围攻。
不得不说,这一措施的确给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我军的主要兵力均集中在陕甘宁和山东地区,为了与国民党最开始的全面攻击政策抗衡,我们的领导人派遣了不少兵力去支援其他地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被我军解放后,没想到“老巢被端了”。
当时,蒋介石派出了自己的得意干将张灵甫来指挥这场战役,张灵甫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和黄埔军校就读,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均有不错的战绩,还是当时的国民党七十四军师长,蒋介石派遣他领导这次战役,足以看出他的重视。
就这样,1947年,张灵甫带领着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军率先占领了徐州市,赢得了这场战役的先机。
或许说到这里,一些朋友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占领徐州就是占领先机呢?”容小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徐州和山东的关系。
这场战役之所以被称为孟良崮战役,是因为战争所在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孟良崮地区,而位于江苏省的徐州市,距离临沂市仅仅只有几百里路,张灵甫一路从南京、涟水、淮北杀到徐州,断了我军从江苏进攻的主路线。
并且,除了张灵甫率领的七十四师之外,国民党的整编十一师、第五军也在悄悄计划加入这场战役,根据后来的相关数据报道,当时蒋介石的整整六十个旅——加起来共计四十五万军力都投入了这场战役,而我军仅有华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共计二十万左右的兵力。
在人数上,我们就以1:2的比例失了先机,而且当时的陕北解放区也处在水深火热当中,这种情况可谓是十分危急,因此,我党特意派出了陈毅和粟裕两名大将出席这场孟良崮战役。
张灵甫当时的妻子王玉龄回忆道,当时他们先是驻扎在了距离孟良崮仅有五公里的垛庄村,这是七十四师的军需根据地,张灵甫把粮草补充地安排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和复杂的地势,以此来避免华东野战军的偷袭与攻击。
但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在垛庄村东北方向仅十七公里之外的坦埠,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粟裕也率兵驻扎在那里,懂得利用复杂地势的不仅仅只有张灵甫,还有粟裕。
当时的王玉龄身怀六甲,作为张灵甫的第四任妻子,她要比丈夫小了整整二十多岁,十九岁的她担心战火纷飞的年代与丈夫聚少离多,所以也跟着来到了战场,只不过,这一次竟是永别。
在坦埠的粟裕整日盯着作战图思考张灵甫的位置,考虑怎么样才能悄无声息地灭掉七十四师。
三、共产党获胜 张灵甫战死
好景不长,粟裕在坦埠的根据地被张灵甫的侦察机勘测到了,他从徐州调来了直升机对坦埠进行了轰炸,粟裕不得已率领军队躲进了远处的一个潮湿的山洞,在这里,他终于想到了对付张灵甫的方法。
粟裕打算采用“诱敌深入”的方法,先假意撤退军队,故意放出信号让张灵甫知道,这样国民党肯定会派遣兵力跟随我军,然后将他们引入我们规划好的作战中心,进行围攻。
这个方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当时的七十四师有着美军援助的军械,装备精良,并且他们人数众多,倘若一旦来了十一师的援军,我们就会处于危险境地。
眼下除了这个方法,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并且当时毛主席给出的建议就是“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确,第七十四师是国民党的主力军,如果这次能够一举歼灭,将会有利于后续的战争推进。
就这样,在1947年4月,张灵甫率领军队跟随我军进入了核心战区,在发掘自己中了圈套想要逃离时,早就为时已晚。而蒋介石却一直没有派遣援军,他自认为凭借兵力强大的七十四师完全可以消灭华东野战军,就这样,张灵甫和粟裕僵持在了原地。
当时与粟裕司令一同作战的还有陈毅将军,他们同张灵甫僵持近一个月后,曾试图给毛主席发电报,申请围攻,但主席给出的建议是按兵不动,现在比的就是耐心。
此时的毛主席正在陕北解放区,也处在水深火热中,但即便如此,他也十分关注山东这边的情况。
1947年5月,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和粟裕下了指示,“假意放弃临沂地区,往胶东方向移动,然后看看蒋介石下一步的行动”。
蒋介石在看到华东野战军转移战场后,兴高采烈以为解放军放弃了临沂地区,因此率领大量兵力赶到,此时,国民党的绝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孟良崮地区,陈毅和粟裕等候多时,集中兵力一举将其歼灭。
而张灵甫在意识到自己无法率兵逃离后,给蒋介石发去了“以身死,效忠党国”的密报,然后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蒋介石在得知七十四师在孟良崮战役失败以及得力干将张灵甫去世的消息,气急败坏,不顾手里的密保直接对手下大发雷霆,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结语:
虽然当时的我军在人数和装备上都不如国民革命军,但是我们有着目光长远、足智多谋的领导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真正做到了把人民放在心里,赢得了民心,这些都是我们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到如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如此之好,足以证明共产党才是我们的当家人!
举报/反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