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正是强冷空气发力的第一天,而南宁市火车站前广场上却是“冷暖大逆转”的景象:来来往往的行人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步伐匆匆,反倒是拿着各式各样的宣传单“走马观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是为满足企业节后用工及劳动者就业创业需求,西乡塘区在此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暨服务实体经济用工专场招聘会。据悉现场共计有72家企业展位,提供技工、销售、安保等6000个就业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呼~好多人,小林来搭把手,我们也把招牌亮出来”。西乡塘区法院高新法庭干警张蓝萍招呼起同事林文华,两人手脚麻利,迅速把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联动化解中心的宣传资料摆放好,然后静待忧“薪”人上门。

“法官您好,我想问问老板一直没给钱,我想尽快拿回我的工资要怎么办呢?”来人急冲冲,还没等坐下就对着他们两展开手中的纸张,“我网上查了挺多,人家的情况都是发工资没给工资条,我呢辛辛苦苦打工,只收到老板写的工资条,钱却一分没拿到。”

“您先坐下慢慢说。”

“是这样……”

“按照我刚和您说的流程准备好材料,我们的地址电话宣传单上都有,有什么地方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我们。”

刚解开一件烦“薪”事,等候多时的群众们立即围了上来,小帐篷变得热闹起来:

“法官,我无故被公司辞退了,我想要求赔偿可以吗?”

“法官我们也有问题想咨询!”

“法官……”

待人群散去已经是下午4点,在冷风中呆了一天的干警们心里却暖呼呼的,为群众们解答问题后收到的一声声“谢谢”“辛苦了”的真挚问候,冲淡了料峭春寒,坚定了他们的工作初心。

“联动化解中心新春开年第一场普法宣传,成功!”

近年来,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提高其在工作中的安全感、获得感、认同感,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成了社会各界的热议的话题。西乡塘区人民法院高新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照“源头治理、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工作思路,依托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联动化解中心,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以心护“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关于涉“薪”问题多元化司法需求。

源头预防“抓前端”,协同联动最末端

西乡塘区法院高新法庭联合人社部门,于2021年8月25日在全国首创灵活就业人员劳务报酬类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并成立全国首个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联动化解中心,同时联合村委、司法所、高校学工部等一线单位,依托“云享法庭”智慧法院建设辐射各乡村、校园、社区设置维权站点共44个,把司法服务延伸到镇街村社、产业园区等基层一线,充分调动行政、司法、社会等各类调解力量,预防摸排劳动争议隐患,实现司法服务24小时不打烊,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中心自成立以来,已为1376名灵活就业人员确认劳务报酬共计4649.43万元,节省诉讼费超24万元,劳动者依托法院强制执行获得权益变现2100余万元。

关口前移,优化“家门口式”诉讼服务

面对不同劳动者群体,中心坚持解纷关口前移“走出去”,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更到群众心门口。

针对大龄劳动者常因文化水平较低、信息不灵通陷入权益受损后维权困难的困境,中心主动出击,在灵活就业人员人员集散地——零工市场成立工作站,为群众提供调解指导、化解纠纷等一站式纠纷诉源治理服务。

高校毕业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为保障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中心携手辖区多所高等院校共同开展在校师生纠纷调处工作,目前已指导高校工作站调解15次,为4名大学生追回兼职报酬15998元,于2023年12月为34名在校大学生发放司法确认书,司法护航保障大学生群体劳动权益。

聚焦宣传引导,打好就业创业“预防

中心主动联手人社部门、院校党工委、人才市场等多个部门,以“司法护航”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普法入高校活动,助力大学生法治意识“不掉线”、就业规划“不掉链”;通过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方式,中心以“法治宣传台”等为载体参加多个综合性公众服务场所招聘会,并定期进驻零工市场、建筑工地开展宣讲活动,普及劳动保障相关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中心成立至今共为招聘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5次,为社区工作者、企业代表、在校大学生开展普法讲座10次,接待各类咨询百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千百余份。

审核:蔡梦婕

校对:廖梦祺

图片:骆艺方

编辑:李晓婕

违法违纪举报方式

违法违纪举报信箱:邮寄至南宁市相贤路9号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政治部;或现场投递至我院诉讼服务大厅举报箱。

违法违纪举报电话:0771-2835215

违法违纪举报电子邮箱:xxtfyz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