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寒假,我们决定带小朋友领略一番古城的韵味,于是选择了浙江省绍兴市这座千年古城。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兰亭。兰亭,位于兰渚山脚下,这里不仅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题词《兰亭集序》的地方,更是他与友人即兴赋诗、挥毫泼墨的雅集之地。
绍兴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兰亭不仅以“静幽、事雅、文妙、书绝”享誉海内外,还因其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而备受瞩目。
兰亭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代又设有驿亭,故而得名兰亭。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日(夏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四十二位友人及其子在此饮酒作诗,王羲之更是将诸友之诗集结成《兰亭诗集》,并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亭集序》。
这篇序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全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王羲之也因此被尊为“书圣”,兰亭则成为了书法圣地。它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
当我走在兰亭这片古老的土地,不禁想起了那流传千年的“流觞曲水”的典故。兰亭,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见证了古时上巳节的盛况。所谓上巳,指的是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它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我国古代一个祈求吉祥、驱除灾祸的节日。
在那个时代,人们汇聚于此,欢声笑语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饮宴风俗活动。他们精心挑选出用漆制成的酒杯,盛满美酒,轻轻放入弯弯曲曲的水道中。
酒杯随着涓涓流水缓缓漂流,停在谁的面前,便意味着那份好运和祝福降临到了谁的身上。而这个人,不仅要一饮而尽杯中的美酒,还要即兴赋诗一首,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随着时间的推移,“曲水流觞”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文人墨客们纷纷加入其中,他们以酒会友、以诗抒怀,共同感受着这份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兰亭,也因这一传统习俗而名扬四海,成为文人雅士心中的圣地。
王羲之的浪漫赋予了兰亭蓬勃的生命力,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建立了兰亭右军祠。因王羲之时任右将军,故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王右军。
祠内有许多王羲之的铭文和画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挂在中央的王羲之画像。祠中还有一个池塘,据传是王羲之练习书法和洗笔的地方。因为长时间的书法练习,池塘的水逐渐变黑,于是人们将此池塘称为墨池,而那个亭子则被称为墨亭。
来到兰亭景区,有三块著名的碑刻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它们被誉为兰亭“三绝”,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鹅池碑,它建于清同治年间,石碑上镌刻着“鹅池”两个大字。据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则是他的儿子王献之所书。这一笔一划间,蕴含着深厚的父子情深,被人们赞誉为“父子碑”。池水清澈见底,几只白鹅悠然戏水,仿佛在诉说着王羲之与鹅的故事。
穿过一片绿意盎然的竹林,便来到了兰亭碑亭。这座亭子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亭中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康熙皇帝的御笔“兰亭”二字。
这块碑原被毁于文革时期,仅存四分之一,后在80年代得以修复,但遗憾的是,“兰”字少了尾部,“亭”字则少了头部。尽管如此,游客们仍争相前来触摸这块残碑,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沉淀,被誉为“君民碑”。
最后,我们来到了御碑亭。这座亭子原建于1956年,但在一次台风中毁损,后于1983年重建。亭内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高4.2米,宽2.66米,厚0.4米。
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临摹的《兰亭序》全文,背面则是乾隆皇帝的《兰亭即事诗》。这两位皇帝的书法造诣极高,因此这块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祖孙碑”。
离开兰亭景区之前,这里还有一座颇具特色的建筑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它就是兰亭书法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书法专题博物馆,更是目前第一座以《兰亭集序》为主题,全面系统展示兰亭书法与兰亭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我们带着对书法的崇敬和好奇,走进了这座博物馆。博物馆的展览设计独具匠心,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和互动体验,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人墨客云集的盛会。
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了历代书法名家的真迹,领略到了他们笔下流转的墨香。小朋友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员讲述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对书法的奥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兰亭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秀美的山水和江南园林景观,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在书法界的独特地位。这里不仅是中国书法的圣地,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