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也写道: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然而当下许多党员干部都出现了“不实”的问题,写作只追求辞藻堆砌,华而不实,说话避实就虚,爱打“官腔”,做事“挑肥拣瘦”,消极应付,这些不良风气应及时“刹车”,重新把“实事求是”摆到“台前”,把“实”字贯穿工作始终。

把“实事求是”摆到砚台前:写作应做到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既提问题也说解法。清代诗人沈德潜的《说诗晬语》曾写道:“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当下我们也文章也一样,写作时当学作诗“炼字法”,不以“字”胜以“意”胜,坚持在“意、理”二字上下功夫,确保有的放矢、言之有理,而不是为写作而写作,一味为了“彩头”而堆砌辞藻,细看内容却言之无物,读之无味,说理达意缺乏条理,论点论据联系不够紧密,空乏其谈,斟词酌句,往往与所表达的意境脱节。作为党员干部在写作时还是应当把重心放到“释法说理、答疑解惑、求解问题”这些具体内容上来,深剖析、找问题 寻对策、图改进,而不只是单纯的无病呻吟或者高唱赞歌,要不求辞藻华丽,但求问题引起重视,方法能予启发,切实起到以文资政的目的。

把“实事求是”摆到讲台前:说话应做到就事论事,客观具体,以理服人不戴帽子。“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师。”这就是言语的力量,但是力量要用对地方,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而无论是我们平时讲话还是在“舆论战场”上,都一定要遵循“实”的准则,唯有真相可以平息争议、抚慰人心。然而当下一些干部讲话“自成一套”,习惯了“打官腔”“绕弯子”,对一些“态度暧昧”的话题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让人感觉“云遮雾绕”,让下属去猜自己的意见,喜欢当“不粘锅”,以此来规避责任。更有甚者面对意见相左的发言,为了驳斥对方而给人扣帽子,小题大做、危言耸听。党员干部在表达自身观点时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客观具体,表达态度要鲜明,说理逻辑要清晰,让沟通更有效,而不是互相“打哑谜”。同时要做到以理服人、对事不对人,切勿把具体事务上升到人身高度,要保持说话的分寸、思考的理性,不求出口成章,但要言之有理。

把“实事求是”摆到桌台前:做事应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既做显功又做潜功。这段时间以来有关“偷懒”干部的描述:“躺平式”“侧卧式”“小油条”等等不一而足,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做事不实”。无论是机会主义还是利己主义,无论是“只说不做”还是“挑肥拣瘦”选着做,说到底都是失去了“实干”这项品质。然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摆正心态,勤勉做事,争当“老黄牛”式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既做显功又做潜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视工作成效的标尺,以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伟业。(牟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