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山,有个神奇的现象:

同样卖茶几年,茶农房子越建越高,车越换越好。茶商,顶了个老板的名,赚了一堆茶叶库存,平时拆东墙补西墙,年底还要被茶农催债。

农胜过商,数千年来,也是头一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农收租

茶商越来越富,茶商越卖越穷,背后是:

山头茶,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茶叶,说来说去,拼的是原料,尤其是树龄。通常,树龄大的茶,水路、汤感,气韵,就是比中小树好。

而原料,山头茶的核心生产资料,牢牢掌握在茶农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农,掌握核心生产资料。

山头茶市场的利润,绝大多数,7-9成被茶农吃了。茶农吃肉,茶商喝汤,古树能喝汤,中小树连汤都喝不上。

比如,茶农承包茶园一年100万,这100万,茶农每年都可以直接拿到手。只要天气雨水好,每年把茶园包出去,就有可观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商干实业

茶商要通过卖茶挣这100万,一饼一提地卖,非常难。

就卖茶来说,4000一公斤的茶,一公斤挣500块,要卖2吨才能挣来100万。然而,根本没有2吨可以卖到4000的茶。

也卖不了2吨,茶商的客户有限,只能卖掉一部分。通常是古树好卖,中小树成为库存。

大多数小微企业,春茶时候,各山头一共几百公斤古树养活企业,平时卖点库存,挣点生活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山头茶市场,茶农和茶商的赚钱方式。

茶农(有名气的山头的茶农)以原材料收租。茶商高成本运营,企业生存,房租水电,倒像一个疲于奔命的打工人。

简言之,山头茶,茶农掌握生产资料,以名义上弱势的身份(站在了道德高点),掌握了山头茶利益分配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商做茶,做得负债累累

这些年,能不欠茶农原料款的茶商,已经是混得不错的了。

茶商,春茶赚流水,平时卖库存。然而,面对茶企房租和人员工资等高成本运营,活着,就已经用了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茶商,手里是没有足够的资金。

面对高昂的原料成本,茶商只能跟茶农说:我在这个山头混了10年了,以后也还在这个山混,先给5成原料款,茶叶拉走,剩下的卖了茶再给。

茶农一听:可以,先给5成,余下的可以一个月给点。反正茶叶卖出去,就成茶商欠自己钱了,以后茶商每个月还债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商把茶叶做出来,5月交了货。6月7月,春茶余温尚在,茶叶好卖,潇洒几个月。一个月还茶农几万块的原料款,毫无压力。

8月以后,茶叶不好卖了。到了10月,春茶现金流也花光了。这时候,房租水电照付,员工要开支,茶农隔三差五来催债,只能拆东补西。

茶商也没办法,只能先搞点钱给茶农,东拼西凑发工资,熬过这一年,来年春茶,重走去年的路。

如此,年年做茶,年年被催债,年年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茶,痛并快乐着

茶商一看,树还是那棵树,10年,价格涨了几十倍。

心里也会感叹:山头茶的利润,都被茶农吃了,以后谁陪你玩。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每年春茶,老老实实带着现金,去找茶农包茶园,该做茶还得做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在茶行业混了这么多年,已经山头茶彻底绑架。

看着自己20吨山头茶,心想,20吨,20000公斤,一公斤卖100块,也是200万的财富了。

然而,现实很残酷。就算把20吨茶叶降价卖,短期内也卖不掉。茶,是慢消品,玩的还是圈子

一个茶商,能影响到的人,只有喝过他的茶的人、以及相信他的人。

不然,就算降价,别人也不相信。这是茶行业,价格和品质没有实用标准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叶,有行业的特殊性。降价,也不一定能卖掉。茶叶库存无法转移,茶商一把年纪了,改行代价太大。

春茶要到了,还是老老实实去山上收茶。顶着老板的名给茶农打工,好歹有口饭吃。

做茶虽然难,但其他行业更难。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