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竟然和孩子上学挂钩,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夜里挑灯吃瓜,今天我们来聊聊“彩礼”

2月27日,一则“彩礼不超3.9万元子女可享优先入学”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的关注和围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江西省的“天价彩礼”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20万彩礼还只是起步价,一般的都在30万左右。在农村,30多万的彩礼似乎变得很普遍,而在城镇,彩礼的数目则更多惊人。除去彩礼,对男方的资产工作、收入等要求也是特别高,房子还只是敲门砖,一个在县城没有套房子的年轻人,连上相亲谈判桌的资格都没有。

天价彩礼让众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也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当地的重视,“天价彩礼”更是被列为“陋俗”。近期,江西省南部的县城崇义县破天荒的推出了一项“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旨在移风易俗,推动婚俗的进步。

这项政策初衷出发点是很好的,可偏偏众多网友泼冷水,纷纷表示很不看好,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江西崇义县官网的信息,当地发布“拒绝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倡议书,大致内容就是“零彩礼”、“低彩礼”的夫妻可以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包括且不仅限于:

1.其子女可持礼遇卡享受择优入学、县内国有景区免大门票、医院免费体检次、免费坐县城内公交车一年、办婚礼买结婚用品等可享受折扣。

2.可与当地领导合影以及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其岳父母“好丈母娘”、“好岳父母”荣誉称号。

3.创业扶持,当地优先提供创业贷款、就业补助,同时还提供职业指导等等。

4.农业优惠,实施果园水肥一体化项目补助,可享受果园水肥灌溉政策补贴等。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才符合“零彩礼”、“低彩礼”夫妻呢?

当地给出的标准是这样:结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聘礼、礼金为零或不超过3.9万元(不含返还礼金嫁妆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法很美好,落地很困难!

这样的政策出来,感觉就是一拍脑袋做的决定,这个政策虽然不是强制性质的,但是很多时候执行就是另外一副景象,尤其是到了基层,明明是倡导性质的文件,但却被一些人利用,成了强制性的。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政策,凭借一张神奇的|“礼遇卡”就能获得孩子优先入学,是不是有一部分又开始神奇的操作呢?就比如此前房子政策,为了买房,有的人“假离婚”的比比皆是。

此外,这张神奇的卡片用途这么广泛,会不会像“廉租房”一样,操作空间有了,会不会肥了某些人的钱包呢?这里面的弯弯绕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以上信息,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目前出生率不断下降,幼儿园、小学等迎来“关学潮”,崇义县本就不是一个发达地区,青年流出打工的多,幼儿园、小学是要去找生源,而不是家长急着入学。

2.结婚率低,真的是因为彩礼吗?

3.彩礼为什么和小孩入学要扯上关系,这波是什么操作?

4.哪位当地的领导女儿身先士卒,礼金只要3.9万以下?

5.这条政策有想过女性的感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礼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这些年来,彩礼一直被妖魔化,各种话题也是频繁登上热搜,然而网友还是没有争论清楚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彩礼的真正作用是为了弥补女性在怀孕、生产期间对身体损伤以及对工作上升受阻的补偿。

然而,很多时候相关话题都将事情导向成了双方的对立面,彩礼成为了男性以及女性原生家庭用来谈条件的筹码,忽略女性本身所受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到最后

彩礼自古就是两家商量着来,这本应该是私事,怎么就和入学关联了起来。这个“零彩礼”、“低彩礼”实际操作起来,漏洞太多了,明面上可以是3.9万,暗地里又是其它的数额,两家人的事情,外人怎么会知道,除非双方之中有个大嘴巴。

其次,这样的政策一杆子把所有人打没了,对于一些小家庭,可能打死也不会披露真实彩礼数量。但又涉及小孩入学问题,这就有了明面和暗地里的两个彩礼钱。

低价彩礼真的就能刺激年轻人结婚吗?

只能说不现实,即使男方有3.9万,女方也不愿意嫁呀,毕竟男多女少,物以稀为贵。即使结婚了,也不一定有小孩。所以这些福利待遇用广东人的话就是:晒晒水,不值得一提。

与其纠结“天价彩礼”,还不如多动动脑筋在发展当地经济上,江西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错过了太多,物价水平高,工资水平低,看物价以为在上海,看工资才知道自己在江西,很讽刺。

这件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