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受气候干燥、大风等影响,森林防火尤为重要。火灾是森林的“头号敌人”,因此,防火要常抓,青山才常在!

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森林具有调节气候、蓄涵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功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一环。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让青绿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引发森林火灾有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因素,而这正与不少公民风险意识薄弱,底线思维缺乏关系最为密切:一次不经意的户外用火,一次无意识的火种丢弃,或是一次恶意点火,都有可能引发火灾,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广大公民应严格遵守森林防火禁令,进山不带火、入林不吸烟、祭祀不烧纸。

诚然,持续强化大众的风险防范意识,筑牢公众的底线思维迫在眉睫。

增强预防能力,提升灭火本领。由于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春季天干物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外出踏青、农耕用火、民俗祭祀等活动增多,森林防火进入了关键期。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中人为原因引起的占比超过90%,因此各级各类单位要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公众开展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管住生产用火、农事用火等火种,筑牢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发现得越早,处置得越及时,局势就越好掌控,“打早、打小、打了”是应对任何火灾的不变法则。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持续投入和新科技的不断融入,我国森林灭火能力稳步提升。但地方出现森林火情时,科技化、机械化灭火覆盖率不是很高,很多地方干部群众地毯式灭火效率不高的同时存在一定火灾危及生命的风险,因此提高地方灭火的科技化和机械化势在必行,比如,普及轻型全地形车、消防机械外骨骼、单兵助力牵引车、大功率风力灭火机、车载重型水泵、履带式森林消防车等装备,可有效提高森林消防人员的综合作战能力,着力地方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和重点区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层层压实各方责任,扣紧防救责任链条。近期各地频发的森林火灾基本都是人为的。各地相关部门要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逐条列出森林火灾防护责任、各部门责任一目了然,有效避免了责任多头、责任真空、责任模糊等现象出现,确保履责有依据、监督有抓手、追责有方向,推动构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森林火灾防控链。二是任务明。将各部门的森林防火护责任梳理归纳出来,既兼顾当前森林火灾防控突出问题的解决和薄弱环节的加强,又压实部门责任,凝聚各方合力,明责、履责、追责、问责,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可持续进行。

火烧森林易,树木成林难。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抓紧森林火灾防控的把手,推动森林火灾“防”“灭”工作同频共振,切实防范森林火灾,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