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2月28日,衡水市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衡水市科学技术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夏金峰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衡水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衡水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深入实施产业共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园区提档升级、创新生态优化等科技行动,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资源,科技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衡水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持续增长。衡水通过完善创新政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4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3家,分别发展到816家、31家和911家。本源精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先进防伪技术用聚合物光学加密材料研制”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衡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21年的2.59件增长至2023年的4.04件,其中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66件增长至1.13件。

衡水科技平台布局不断完善。2021年以来,全市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51家,发展到145家。安平丝网、枣强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被确定为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试点。衡水老白干、丰泽智能、养元饮品、鑫鼎农业、衡水学院被确定为河北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中裕铁信、宝力股份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衡橡科技、宝力股份获评国家工业设计中心。河北金音乐器集团获批单体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衡水桃城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关村e 谷(衡水桃城)创业园被认定为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全市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总数达到70家。

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拓展。衡水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河北·衡水),搭建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端与供给端精准对接平台。聘请专家入企精深挖掘技术需求550项,定向征集高校院所技术解决方案478项,组织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对接交流会等产学研活动275场次,签订技术合同113项,推动80家企业与29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针对企业技术需求,举办科技成果直通车、高校院所专家进衡水、企业家进高校院所等产学研对接活动23场,发布优质科技成果285项。在桃城、冀州、安平等12家省级开发区接入了河北工业大学成果超市,建立了线下重点推介、线上快速查询科技成果和专家信息有效供给机制,累计服务企业600余家次。全力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2023年全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7.59亿元,较上年增长230%。

科技园区建设深入推进。深入实施开发区能级提升工程,全市省级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2020年至2023年增长40%。衡水高新区深化中国科学院+、推进中关村+,构建起“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共建衡水·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同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扎实推进,衡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衡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试验示范基地”“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

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选派160名高校院所专家在4个县域特色产业、24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建了科技特派团,帮扶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以组织开展“科技信贷暖心行”“政银联动助力科技园区”等活动为载体,2021年以来,共推动127家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融资16.8亿元。

下一步,衡水将紧紧围绕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各项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主体、建平台、促合作、优生态,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