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下 沉,损失超过5700亿!有没有什么补救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面下沉的危害有多大?每年导致我国损失5700多亿!

你或许没有注意到,地面沉降这种现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人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土地裂开几个小口子吗?但真相远比这严重。想象一下,如果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再下沉2米,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面沉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陷,是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土地下降现象,它常常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发生,而且一旦开始,就可能难以逆转。尽管它的发生速度通常只有毫米级别,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长时间的累积会对地表产生深远影响,不仅范围广,程度也可能很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地面沉降现象已经演变为一个全国性的危机,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上海和天津等大城市的地表就开始缓缓下沉。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现象逐渐蔓延,上世纪70年代,华东地区的平原城市,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也开始出现地面沉降。沉降的现象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而是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累积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因素中,地质构造和气候变化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地质条件复杂,部分地区地壳脆弱,容易受到地下水位变化、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干旱等,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为因素中,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建筑物对地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地面沉降的现象不断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沉降的影响并没有局限在华东地区,以天津市为轴心的冀东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趋势日益严重,并逐渐向四周扩散,这一地区的沉降现象与地下水位的过度开采密切相关。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了地下水漏斗,进而引发地面沉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沉降现象更是波及到了汾河—渭河流域的城市群,以及东北的松嫩平原、华南的珠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这些地区的沉降现象表明,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如今,中国有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下沉,这比海南省的面积还要大出9000平方公里。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地面沉降问题的严重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面沉降的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地上建筑物的重量。

上海和天津,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早期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上海已有超过40栋地标性高层建筑,进入80年代,这一数字激增到650栋,如今,上海百米以上的高楼数量已跃升至8000栋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建筑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高度也不断刷新纪录。这些巨大而沉重的建筑物长期对地面施加压力,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关键因素。此外,城市地下交通建设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铁、地下商场等地下空间的大量开发,进一步加大了对地面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里的地面沉降速率每年至少为1.5厘米。这一速度虽然看似缓慢,但长期累积下来,对地面造成的破坏却是巨大的。这些巨大而沉重的建筑物长期对地面施加压力,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地面沉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因就是土质疏松,没有硬质岩石的衬托。这一点在环渤海城市和长江入海口周围的城市表现得非常明显,因为这里冲积平原形成的时间较晚。

上海的陆地形成历史相对较晚,约6000年前,仅西部部分地区初步形成陆地,主要由古太湖演变而来,直至西周中后期,陆地扩张速度缓慢。距今3000年前,嘉定、闵行、奉贤等地部分区域开始形成陆地,而上海市中心区等广大区域仍位于海平面之下。所以,这些地方的人不要说自己是原生的土著了,除非3000年前你们的祖先活在海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形成时间晚,地上建筑太重,这不沉降才怪。不过我们不用担心,这种沉降的危害很小,真正要注意的是河北、陕西、山西等省份,这些地方的地质沉降和上海天津还不太一样。

北方靠近内陆的省份,主要是地下水开采的太多了,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会导致地下形成漏斗状沉降区域,目前全国已超过1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北地区有近7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已经低于海平面,形势非常严峻。此外,那些以煤炭、矿产、石油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已经不重要了,地面塌陷才是最恐怖的。

为了应对地面沉降,上海等有条件的城市采取了向地下灌水的补救方式。然而,对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来说,这一方法并不适用,这些地区更多地依赖于南水北调等工程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同时期望全球气候变暖后,降水带能够向北移动,为地下水位恢复提供自然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大规模开矿的城市而言,经济转型已成为迫切需要。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从国外进口矿石资源,以减少本地开采的压力。即使必须进行开采,完事后也要确保矿坑和矿井得到及时回填,以避免可能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就目前而言,人类能做的只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