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浦南街道石埠头村的摩天轮蒸糕店,糯米的清新香味和枣仁的甜香味,一股脑儿溜进鼻腔,还没来得及找到香味的源头,就看到制作间里,一位师傅正忙着磨粉、筛粉,另一位师傅正点缀瓜仁枣核,他们就是蒸糕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立新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糕”谐音“高”,有“高升”、“节节高”的美意。“过年吃糕节节高”这一喜庆吉祥的寓意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年俗记忆。“我们这个糕为什么现在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过年的时候挨家挨户都吃这个糕,这是我们浦江的一种特色美食。”摩天轮蒸糕负责人吴立新说道。

蒸糕的制作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够概括出来的。吴立新告诉记者,在制作蒸糕之前,他们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步是泡米,“我们原先用的米是粳米与杂交米,这些米我们都试过,只有这个东北大米配上糯米是最好的。”吴立新说,在这个过程中,米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决定了他们能否做出口感出色的蒸糕。

从泡米到沥干米中的水分需要6个小时。然后倒入碎粉机将其磨成粉末。这是个力气活儿,但对于操作娴熟的吴立新来说,让这个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的工作变得轻而易举。在机械设备的加持下,只需要10分钟时间,满满的两筐米就全部化成粉末。“因为都纯手工做,需要把米粉跟糖按比例混合搅拌起来,等待一天。”吴立新告诉记者,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调整蒸糕的甜度和口感,确保最终做成的蒸糕能够符合人们的喜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第二天,他们就会将之前揉搓好的粉倒入由纱布制成粉筛中,用手轻轻将成团的粉搓开。这是蒸糕前最关键的一步——筛粉,以确保米粉的质量能够细腻而均匀,并且让蒸糕更加容易吸收水分和蒸热。然后起火蒸制,这样一份传统的蒸糕就制作而成了。

吴立新从事蒸糕制作20多年了,如今他们还在传统蒸糕的制作过程中注入了创新元素。这些创新点体现在传统手工与现代机械设备的结合上,“我一分钟可以做一个糕,一个小时可以最少做80个,像老一辈传下来的一个小时只能做六个。”吴立新说,通过机械设备的辅助,极大的提高了蒸糕的制作效率。

此外,吴立新夫妇还不断创新蒸糕的口味和形状。他们在传统蒸糕的基础上,使用了紫薯、艾草等传统食材,并加入枸杞、红枣、芝麻、冬瓜条等作为点缀,以增加蒸糕的美感和口感的层次感。传统的蒸糕通常是圆形或者方形的,但吴立新夫妇可以通过使用模具和手工雕刻制作出其他形状,如花朵、元宝、福袋等,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立新很注重包装和摆盘的细节,他将热气腾腾、新鲜出笼的蒸糕摆放在各种精美的盘子中展示,吸引了邻里乡亲前来品尝和购买。

记者了解到,他们的蒸糕除了在本地销售,还通过农博会、森博会以及政府举办的美食节等渠道销往更大的市场。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年轻的学徒,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蒸糕制作的技艺,使这一传统美食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吴立新夫妇的眼里,手工蒸糕不仅是日常美食,更寄托着他们对岁月的缅怀。从祖辈那里传承而来的蒸糕制作工艺,凝聚着几代人的记忆,一口口香甜软糯的特色风味,是吴立新夫妇在岁月里的传承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