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助力壮大“绿野模式” 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通讯员 李炜 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中,潍城区人大代表“绿野”乡村振兴工作站,就是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的典型代表。

潍坊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和土地托管业务,现有社员107人,拥有先进农业机械190台、无人喷药直升机10架、灌溉设备1000余套、服务车辆6辆。企业在潍城区人大支持下,建起了潍城区人大代表“绿野”乡村振兴工作站,现有驻站代表12名,工作分布在企业所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发展过程中,按照市、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争作表率”“我为潍城发展做贡献”等代表主题活动和“枝叶关情·选民说事 代表督事”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工作站平台,凝聚代表力量,发挥代表作用,促进了“绿野模式”发展壮大,为助力乡村振兴、强村富民、建设家乡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中,工作站注意把发展企业和代表履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健全制度、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工作站的作用。一是利用工作站平台开展代表主题活动,组织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有村支部书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董事长,经常相互探讨交流,学习中央关于乡村振兴优惠政策、各种涉农法律法规和农业先进推广技术,共同提高思想认识和生产经营素质。二是在壮大企业过程中发挥好代表作用,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过程中,企业首先与代表沟通取得支持,代表再联系符合条件的村民,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实现了预定目标,增加了合作村庄和土地托管面积;企业推广新技术,工作站各位代表带头先行试验,发挥示范作用;企业发展遇到难题,先找工作站的代表商量对策,通过代表发动群众出主意、问计于民,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三是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这一平台,将代表和选民群众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建议收集起来,及时向上汇报,起到了聚民智、汇民意、利民生的作用。

随着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健康发展,企业遇到的问题及时通过人大反馈相关部门,受到高度重视,很快得到解决,企业更是创新形成了菜单式托管、合伙人托管、村民土地入股合作等土地规模化经营“绿野模式”,目前已发展托管土地3万亩,服务周边县市区村民土地10万亩,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难以规模化经营问题,逐步构建起生态循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土地利用率增加了16%,村民每亩土地年收入增加200元左右,村集体年平均收益增加近10万元,同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保证旱涝丰收,提高村民收入、增加集体收益,有效解决了“把地种得更好”这一时代命题。

责编:杨凯

审签:张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