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降版歼20要来了?成飞在前年就申请了双发串联垂直起降战斗机专利,能超越F-35吗?

这两天,中国成飞的串联双发垂直起降技术在网上又爆火了,为什么说又呢?其实,这个重磅消息是各大博主在炒冷饭博流量,成飞在去年上旬就公布了这一项专利。这期间都隔了十个月的时间,很多军迷朋友到现在才知道,而专利申请时间是2022年12月份,也就是说隔了一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军迷那个兴奋啊,歼20垂直起降版要出来了吗?这要做出来还得了?美国F35完败。

大家先别激动,这事看起来有点不对劲,要知道我国军工一贯的作风是隐藏自己的实力,如果成飞真的打算生产垂直起降版战机,那么放出来的不会是专利,而是样机。然后打上“过于先进,不便展示”八个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成飞和美国人一样,玩起了PPT,大概率是烟雾弹,或者是集团内部某个大佬临时起意,吃饭上厕所时脑子蹦出来的一个创意,原理上讲没啥漏洞,于是就申请了专利。

成飞这次申请的专利名字叫“一种双发串联的垂直起降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字很多人听得云里雾里,要弄懂这是个什么样的飞机,我们先要来盘一盘历史上出名的垂直起降战机都有哪些,它们用了哪些技术。

目前在役的垂直起降战机有两款,一款是英国的鹞式战机,这是一款独树一帜的战斗机,以其无需跑道的垂直起降能力而备受瞩目。这一功能的实现,归功于其装备的先进“偏转喷口”发动机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战机需要垂直起降时,这些发动机能够迅速调整喷口角度,将强大的推力直接导向机身底部,从而产生足够的升力,让战机轻盈地离地或安全着陆。

在进行垂直起飞时,鹞式战机通过精确调整发动机喷口的角度,使推力向上集中,形成强大的上升力,使战机在短时间内迅速腾空而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在进行垂直降落时,战机再次调整发动机喷口的角度,以减缓下降速度,并通过精确的操控实现平稳的着陆过程。

鹞式战机只有一个发动机,垂直起降时将气体倒入机腹下方的喷口。这种设计对平衡的要求非常高,所以鹞式战机的航发位于飞机的中心位置。这让整个飞机看起来很丑,中间胖两头细。气动外形很不好,不能进行超音速巡航。另外,飞机在垂直起降时消耗的燃料非常多,这导致鹞式战机垂直起降版作战半径只有300多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款就是F-35战机,F-35与鹞式战机不一样,它的垂直起降主要有两个部件完成,一个是尾部的F-135中涵道比航发喷口,它可以向下转动,另一个是驾驶舱后面的风扇,这个风扇用一根传动轴与后面的航发相连接,实际上动力还是来源于涡扇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要垂直起飞的时候,F-35背部打开,风扇转起来产生向上推力,尾部的发动机喷口也向下喷气。这样就把整个飞机托起来了。之后尾部喷口开始慢慢偏转到水平方向,F-35速度提起来以后,机翼产生的升力足以抵抗重力。背部发风扇就关掉了。

这种垂直起飞方式让F-035只能搭载1台航发,另外还不能用小涵道比发动机,整个机身很臃肿,人送外号“肥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很多人想的不一样,F-35的垂直起降技术来源并不是鹞式战机,它的设计思路来自于苏联的雅克-141,也有人说F-35的设计团队里有乌克兰人,苏联的雅克-141是最先实现菊花向下偏转的。苏联人要粗暴一些,没有用什么风扇,直接在飞机前面又塞了一个小型朝下喷的涡扇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飞的这个串联双发垂直起降结构相当于上面三种战机的大杂烩,分为前置和后置两个发动机。背部的进气口为前置发动机进气,然后通过前置分叉喷管到左右翼的矢量喷口,这个喷口结构是通过百叶窗的转动,实现向下喷气以及转换为向后喷气两种功能。

而后置发动机通过腹部进气口进气,然后通过超音速预压缩进气道抵达尾部的燃烧室,再通过尾喷管把高压高温气体喷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雅克-141和F-35不同的是,成飞这个前置发动机有两个喷口,喷气方向还是可以旋转的。稳定性要比前两个强,而且在升空后这两个喷口转到水平位置时,还可以为飞机前进提供动力。好处就是油耗低,前置发动机每一克重量都要发挥它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垂直起降战机,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计算机来辅助,否则飞机在起飞个降落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平衡,极端情况会在空中翻滚。

成飞真的打算生产这种飞机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垂直起降战机我国或许会研制,但绝不是目前这种。至于说这个技术会被用在六代机上,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垂直起降想真的应用,必须要等航发技术迎来一个大的变革,这个技术我国目前也在研发,那就是旋转爆轰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要是量产了,那垂直起降版歼-30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