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下培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剪影,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每个民族每个季节都有形式内容不同,但是同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所以民俗摄影是众多摄影师非常喜爱的题材,因为在民俗活动中,往往会有盛大的场面、盛装出席的民众、别具特色的活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构成民俗活动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摄影师前往观赏、拍摄。

在拍摄民俗活动中,主要关注时间、地点、内容、技巧这几个问题,就比较容易拍出让自己心仪的相片。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被誉为客家“乡村狂欢节”,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可以拍摄的项目繁多,种类繁杂,所以我们在拍摄民俗活动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要了解清楚民俗活动举办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然后提前到场熟悉现场情况。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以及正月十一,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都有游花灯的习惯,芷溪花灯源自宋代宫廷花灯,以宫灯为主灯,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鳖鱼灯,画上字画或装饰罗汉、古装人物等,用特制玻璃杯装好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点灯,形成“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的特色。每年的芷溪游花灯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除了初五和初八不游外,一直游到正月十五才告结束。其中,初一至初七为“游庵庙”,只游到村里的庵庙中,祈福风调雨顺;初九开始为“游四方”,要游遍全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宗祠祖屋,不但锻炼脚力,还为新年外出创业者壮行,更为增进全村四姓感情,推动乡村和谐安康。整个过程精彩,围观者也甚众,如果之前踩过点,熟悉路线,那就可以在古建或河边拍摄到比较精彩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准确的时间抵达现场后,在提前做好功课的基础上,还应该尽快和熟悉现场流程的人员沟通,知道该场次民俗活动的主要流程和重要环节,让自己的拍摄更有规划和条理,能相当完整地记录下活动流程,全面地展现该民俗活动的风貌。在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的游龙,则是有固定的游走规则和路线,我们在和熟悉情况的人员沟通后,就可以在心仪的古建面前坐等游龙经过,或者跟随龙头奔跑去捕捉自己心仪的画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约定俗成的基本流程中,虽然有很多的环节,看似人山人海,其实在活动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和地点进行固定仪式。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要点,提前选择好拍摄角度,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拍摄记录,充分的前期准备有助于拍出精彩的照片。而这需要和熟悉活动的人士做充分的沟通,或者是有熟悉的摄影师带领,不然就只能随机应变的各种抓拍了。具体来说我们拍摄重点可以围绕以下元素来拍:1、拍摄场面,重点拍摄民俗活动的典型场景以能体现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2、拍摄人物,体现在民俗活动中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各种心态以及服装、道具、等富有特色的元素;3、拍摄建筑物,可以更好地烘托出民俗活动的氛围,让观赏相片者有更好的代入感。比如在土楼里面拍游龙,主要还是要紧扣土楼这个元素,以土楼做背景或在土楼环境里面拍,才能体现土楼的特色以区别和其他地方拍摄的游龙不一样的地方,形成画面的独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具体拍摄中,由于民俗活动的光线变化非常复杂,有些在室外自然光下,有些采用白炽灯照明,有些则处于室内弱光或者夜晚的微光之中,因此准确曝光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通常采用包围曝光的方式来进行拍摄,这样就能确保亮度和暗部都有适当的层次,达到比较好的画面质量。在拍民俗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元宵节民俗都是在夜间举行,这时候有只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就很方便了,我这次使用的是SIGMA适马14mm F1.4 DG DN丨Art,最大光圈F1.4在弱光情况下,优势明显。而14mm的广角,足以容纳下眼睛看到的一切,配合索尼A1相机,总体拍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