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初,毛主席主持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我国发展原子弹事业的汇报。

毛主席听完汇报说:“这件事情总是需要抓的。我们国家已经知道有铀矿,科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基础。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一抓了……”

这次会议作出了中国要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建设的开始。

在选择抓原子弹这项既机密又重要的工作的领导人时,毛主席首先想到的就是宋任穷将军!因为在过往的革命历程中,宋任穷是一位善于打开局面,拥有很强组织才能的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周总理找到宋任穷将军谈话,说党中央有要成立一个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的想法,毛主席的意见是由郭沫若担任主任,你来担任副主任。

对于组织上的任命,宋任穷将军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不过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党中央领导人也愈发地认识到原子弹的重要性,为此便准备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地将原子弹造出来。

1956年11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成立,主管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工作,宋任穷将军担任部长。

就这样,宋任穷将军便开始了自己人生新的征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原子能事业建设初期,坚持的方针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争取苏联的援助。那时候苏联尽管对我国进行看支援,但是支援力度是有限的,特别是核动力和核武器研制方面,苏联人要么是推辞要么是明确拒绝:

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有了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行,无须大家都来搞。

对于苏联的这个建议,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人自然是不认可的,仍然是继续坚持着我们自力更生的方针政策。宋任穷将军作为部长,他也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为此在这个岗位上,他没有一丝的懈怠,反而是勤勤恳恳的完成着自己的职责。

当然,党中央对于宋任穷将军的工作也是非常支持的,就是一句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正是如此,宋任穷将军带领全体人员竭尽努力,从而使得各项工作进行都比较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随着赫鲁晓夫上台后,他对于援助我国防尖端技术态度有所松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决定派聂荣臻带队前去谈判,其中宋任穷和陈赓担任代表团副团长。

这次谈判整体上来看,还是非常顺利的,双方签订了两国政府协定,协定规定为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苏联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第三机械部改为第二机械部(简称二机部)。

随着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后,宋任穷将军所领导的二机部,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不过随着工作的开展后,宋任穷将军发生需要更多的科技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面对眼前的困境,宋任穷将军也是立即组织召开会议,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经过大家商讨后决定向别的单位抽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中央得知二机部的情况后,也是专门发布了通知,让各单位、各高校抽调人员前去支援。当然,制造原子弹是一项高度机密的事业,为此宋任穷等人对于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不管是科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甚至是工人,都会按照条件严格审查,层层把关,绝不马虎。

正是这样的严格审查,从而保证了这支队伍的良好素质。

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变化,宋任穷所领导的二机部也受到了影响。不过当时宋任穷将军的想法很清晰,那就是急不得!

当时有些同志心劲很大,想要对苏联所提供的设及和设备进行革新改造。在得知这件事后,宋任穷内心是坚决反对的。在他看来,如果说是修改一些我们有把握的地质、楼房等,还是可以的,但是反应堆、扩散机等工艺设计和设备,我们都没搞明白,怎么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任穷也将自己的意见向这些同志进行了传达,但奈何这些同志都不认可。在这样的局面下,宋任穷只好将部内情况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毛主席得知后,也是将大家叫到中南海询问。

毛主席听后跟宋任穷将军是同样的想法:

对苏联的主工艺设计不准改,对苏联提供的仪器设备不准乱拆乱动,如需任何改动,都要报经上级批准。

正是在毛主席的批示和宋任穷的领导下,从而比米娜了一场可能发生对主工艺设计和设备盲目乱改的危险。在此后的岁月中,宋任穷带领科技人员勤恳工作,努力向苏联专家学习,并将学习苏联技术和祖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为此,宋任穷提出:边干边学,建成学会,苦干三年,基本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条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科技人员通过工程实践,边干边学,消化吸收,掌握了技术,提高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可以说,为我国原子能事业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不过随着我国和苏联关系的恶化,赫鲁晓夫也单方面撕毁条约。原本答应于1958年11月给我国的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迟迟不予运行。面对我国的催促时,苏联方的回答总是支支吾吾,以各种借口拖着不给。

1959年6月21日,苏共中央突然给我国来信,准备推迟两年以后视国际形势发展再定。宋任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很是冷静,反而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完全、彻底自己干。

当时党中央领导的想法跟宋任穷差不多,摆脱对苏联的依赖,自己动手干。那时候,我方抓了个时间差,因为苏联方还未向他们的科技人员传达。宋任穷指示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抢建浓缩铀厂主工艺厂房,搞好设备安装条件;第二,组织科技人员采取同苏联专家对口学习的办法,千方百计把苏联专家的技术和资料学到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我国也抓紧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开展了自己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工作。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里党中央的处理是非常有成效的。赶在赫鲁晓夫撕毁条约前,我国在思想上、工作上、技术上等方面都做好了应变的准备。

为此当1960年赫鲁晓夫撕毁条约后,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建设尽管遭受到一些波折,但还是比较平稳地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当然,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条约,对我国还是有影响的,这一点是值得承认的。因为这件事情,毛主席还接见了宋任穷等几位部长,那时康生也去了。

康生在见到宋任穷后也是问东问西,想要了解原子弹的问题,尤其是什么时候能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的众多领导,包括毛主席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为此宋任穷说道:

苏联原来答应给我们的原子弹样品和资料现在不给了,部党组再三研究,即使尽最大努力,爆炸时间也得推迟到1964年。

康生在听到宋任穷的这番发言后,则率先表态:

1964年爆炸迟了,还是应该在1962年爆炸,这对我们国家,对外交,对世界革命人民都有好处。

康生的这番言论,无疑是在抨击宋任穷所作计划过于保守!而毛主席看了看不懂科学的康生,就带着讽刺的口吻说道:“康生,你去当二机部部长吧!”

康生一听毛主席的这话,就明白自己犯错了,也就不再说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令宋任穷感到遗憾的是,他在二机部领导岗位上干得好好时,突然接到了党中央的调令,让他前往东北局工作。面对组织上的调令,尽管宋任穷将军想要为原子弹的爆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但他还是选择执行党中央的命令。

在抵达东北局后,宋任穷也是将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不过在闲暇时间,他也会关注我国原子弹的研发进程。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宋任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是非常激动的,他太明白,众多科技人员为了这一爆炸声,付出了怎么样的努力!

在此后岁月中,尽管宋任穷将军担任过不同的领导岗位,但是二机部部长的这个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遇到困难时,宋任穷在回想起那段岁月时,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陪他度过难关!

2005年1月8日,宋任穷将军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