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丨香道丨诗词丨文学丨人文丨养生
春天来了
日光镀花,春风拂柳。
万物勃发,鲜花锦食。
在春天还没完全占领之前,
肠胃的苏醒总是比自然的春天来得早。
春见粑粑干、云霄枇杷、羊角蜜瓜、美早樱桃……
数不尽的好滋味缤纷到来。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
春天应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日,食甜。甜是什么?
是消解苦闷迎来的鲜活日子,
是少女情怀给予生活的柔美。
无论四季如何变迁,都愿你甜美如初,
不负春光,向阳而生。
咸食养人,甜食悦人
人间五味,酸、甜、苦、辣、咸。
咸和甜,是生命中最早接触的两种味觉。
在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
如一出双簧好戏,慢慢清晰:
如果说咸代表能量,
代表每一天的平凡日常。
那么甜就是日子里的喜悦和恩赐,
落在食物上,皆是不经意的细碎与温暖……
人类对甜味的渴求持续了数万年,
在没有糖的时代,
人类对甜蜜的最终极幻想就来自蜂蜜。
甜品起源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
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利用面团的酸楚
与自然发酵制成面包。
直到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人初次
使用面粉、油及蜂蜜调味,
才制作出最原始的甜品——“煎油饼”。
千年前的中国,据传武则天嗜花,
春来,每到花朝节这一天,
她总要令宫女制作花糕,赏赐群臣。
很快就上行下效,宫廷内外分外流行。
春光明媚之日,
采集百花花瓣,置于器皿中,
与米一同研磨捣碎,
放于蒸笼之中,蒸制成糕,
花香与米香相融,馥郁芬芳,
于早春时节,品一口春甜。
到了宋朝,则有商人当街售卖
“砂糖冰雪冷元子”、“雪泡梅花酒”,
还有被诗人描绘为:“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的“冰酪”
是典型的“中式甜品”。
食一口甜,润你心田
买一株香椿菜,一把雷笋,一碗豌豆,
在舌尖上感受春日的盛大。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
吃春是少数通过味蕾就能触摸春天的方式,
提醒着我们春之繁盛。
春风解冻冒春芽,
积蓄了一个冬天的生命和活力,
就这样从泥土中一扭一扭地钻了出来,
食春芽是对春天的一种尊重。
《本草纲目》里说,
豆芽是“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
前几天刚做了一盘蒜苗炒绿豆芽,
青的青,白的白,吃起来很清爽。
而且蒜苗性热,豆芽性凉,是很妙的平衡搭配。
除了豆芽,雷笋也必须有一席之地。
雷笋,是竹子初萌的状态,
季节不一,口感不同。
但在饕餮口中,雷笋至鲜至美。
春暖花开时,雨水充足,
深土中的笋吸足了水分,
破土而出,没一点点瑕疵。
古人说:“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
是说笋如女子的手指一般,
细细长长,洁白光润。
雷笋味道极鲜美,无论煎炒或煨炖,
都无法掩饰来自泥土中的自然鲜。
记得第一次吃腌笃鲜的惊喜,
在与春笋同煨提鲜后,
本是冬季食物的腌制咸肉腊肉,
却焕发出强烈的鲜味,
那是雷笋深埋土中就攒下的渴盼。
大抵春季的野菜都是如此,
冬藏了一季的美味,只待春风来解冻,
冻土化水,水润之万物,即刻萌芽复苏。
这样的急切这样的渴望,
就像我们无数次跨越寒冬盼春天来一般。
春花盎然,让人无法不动心,
春食曼妙,更让人无法不动口。
试过这烟火之外的秀色,
才不负人间好时节。
不负春光,向阳而生
对吃有讲究的人,生活也有态度。
他们能从食物的节令中,找到对季节的时序感;
从食物的五味调和里,品出人生况味;
更重要的是,从好好吃饭里,
得到活出烟火气的能力。
顺时而动,顺时而吃,
生命亦顺时而行。
把鲜活的春天装进餐盘,
把短暂的春天吃进肚子,
恰似一脉春江水正暖,恰似一汪清泉石上流。
那地里翻垦的土层、田里蓄上的雨水、
山坡上新绿的野草,仿佛都跟着来到了眼前,
不只胃里藏着春天,
连眼里、心里感受到的都是春天。
愿我们都会为美好的事物而驻足,
用舌尖感受春天的兴致,
将春意与春光细细咀嚼。
愿无论四季如何变迁,
你都甜美如初,
不负春光,向阳而生。
美物推荐
微博@松月轩生活美学
淘宝店@松月轩生活美学
注:本文来源于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ID:gxjhshy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只为传播美好,如有侵权,联系删,谢谢!
关注【清韵美学】
琴棋书画
诗酒人生
一起探索生活之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