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苹果宣布停止了造车的项目,而原因仅是把资源集中投放到人工智能领域吗?
按笔者的看法,苹果在当年率先推出语音助理siri这个算是和ai沾边的工具之外,往后并没其他的ai产品。直到今年openai的出现,再到gemin的跟进。而苹果作为科技巨头之一,并没有能和互联网企业挂钩的虚拟产品能和谷歌微软等企业掰掰手腕。
从苹果一直以来的产品线中不难发现,几乎都以手机、平板和电脑等实体产品为主。在加上电动车上的研发,依旧也是在完整自身生态链的产品。从中可以归纳出苹果的产品设计策略,是必须基于他的系统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类似chatgpt这样的产品,注定是面向全世界而没用任何的使用门槛。这对于苹果的封闭策略是背道而驰的。以siri为例,这是需要基于苹果的产品才能使用。这样再去开发一款苹果独家的gpt产品,无疑是没有足够的受众去支撑的。
另外,苹果一直是自行研发自家的芯片,由代工厂家生产,这样避免直接采购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也不可能因为训练大言语模型的需求,去大量采购相关芯片。
所以延续实体产品的策略,选择造车是更符合苹果的商业思维。毕竟车载系统完全能沿用现有产品芯片,或稍加修改出相应的版本。
但是苹果的造车之路上连车模都没展示过的时候,特斯拉已经可以持续降低生产成本,让车价可以一降再降。众所周知以苹果手机为例,和其他品牌的对标机型比较,苹果手机是配置偏低价格还偏高。这可以理解成有苹果独家的系统生态加持,但在汽车行业中这倒不一定被粉丝买单。
苹果造车这十年过去了,目前还不知道软件上的开发进度如何,但产业链还是没建立出来。因此哪怕苹果能把自家汽车量产,在美国本土已经比不过特斯拉。再加上中国新势力在配置上的内卷,能留给苹果的市场实在……或许不存在。
眼看造车已经是看不到前路,再次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回到人工智能的领域会是苹果的出路吗?在笔者看来,随着深入的往前走,会发现那是另一个看不到前路的方向。因为一切都基于苹果的封闭,以苹果的研发策略,在实体产品上确实可以拥有独家的生态系统,但在互联网上要建立独家的生态圈,这听着就相当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