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惊蛰始,大地万物新。如果说立春只是预告,雨水尚是前奏,那么春到惊蛰,才是真真正正地亮相了。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春雷震震,惊破长空,最终抵达那些深埋土壤中的虫蛰。这貌似是一个关于虫蛰、动物的时令,但其实不止。泽披的生机惠及万物,这也是一个百般红紫,跃斗芳菲的节日。
在惊蛰的节气里,万物生长得比较快,所以古人又把惊蛰分为三个时段,为惊蛰三候,一候为五日,每一候所表示的都有所不同,这代表着动植物苏醒的时段不同。
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柳树发芽,桃树长出花蕾,随时等待开花。虽然尚未到盛开的时候,但此时也可预见日后万里江山红遍,桃花香气袭人,如霞似锦。
二候仓庚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又名黄鹂。黄鹂能最早感应春阳之气,当春天的暖阳照射大地,黄鹂感受到温暖开始婉转歌唱,清脆而明快,响亮而清纯,处处可见莺歌燕舞的春天画卷。
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最后的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以此为时序之变,这实际上是古人对于鸟类因季节而迁徙的一种直观感受。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是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土壤开始解冻,雨水增多,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春耕备耕,田野间、大棚里处处都是繁忙景象。农谚也有“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一说。
而当春色扶摇而上,山海春意暖归,又怎能不趁着这个好时节游览春日好风光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就曾推出过10条“二十四节气(春之惊蛰)主题游”线路,什刹海便是第一条线路的重要停留点。
什刹海风景
什刹海元代称“积水潭”,因其水面“汪洋如海”,元人亦称之为“海子”,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俗称“后三海”,因四周原有十座佛寺又名“十刹海”。
什刹海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目前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环什刹海一周风景若江南水乡,是北京民众最爱之景胜,环湖寺观、园林密布,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同时也生活在大自然内,城市生活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什刹海也因此有着“城中第一佳山水”的美誉。
在惊蛰时节,暖日融天,和风扇物,沿着什刹海的湖边漫步,一路看鳞鳞江色,嫋嫋柳丝。坐着人力三轮车,听车铃叮当,穿梭在烟火气十足的老北京胡同里,感受春风送爽,古砖触手可及。踏进四合院的深深庭院,老槐树下石桌石凳,想象着文人墨客于此把酒言欢,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低语。诗意绽放于春光里,在万物萌动之时,奔赴什刹海感受惊蛰带来的万种风情。
惊蛰时节的习俗则多与春雷有关,例如“蒙鼓皮”。古人认为,惊蛰是雷声引起的。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古人想象雷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人间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表达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除此之外,惊蛰平地惊雷,百虫出蛰,人们还会手持清香、艾草,以香味驱赶蛇虫鼠蚁,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相传经过冬眠的龙,在惊蛰那天也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按照老北京习俗,惊蛰这天讲究吃懒龙,因为惊蛰过后,大家要为新的一年奔波了,传说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懒龙又名“肉龙”。做法是把发面擀薄制成长片儿,放上和好的肉馅,然后卷成长条形,盘于笼屉中,蒸熟后切开,一家人分着吃。
懒龙
惊蛰至,仲春到,春雷隐隐,万物生长,行走在春日的小路上,看一树一树的灼灼夭桃,愿春生福满,人间皆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