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严琦:社区食堂由政府购买服务 按成本计价让老人吃上放心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老年人行走不便等因素,买菜做饭也有些困难,于是,就有了民政部门扶持的爱心食堂,可由于价低实惠,许多都亏损……”昨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表示,她将提出《关于以社区食堂建设为抓手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建议》,既让老人不用自己动手做就能吃到可口且营养的饭菜,也让爱心食堂能长久维持下去。
去年中旬,记者采访了永川区胜利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位于名豪美食街的爱心食堂的经营者凡升滟。她告诉记者,老人花十来元,就可在十多种菜品中选择吃上自助餐,尽管老人们可获得便利和实惠,还有民政部门的补贴,但她的经营极为艰难,每月都亏损约两万元,她说,12月如果继续亏损就关门。果然,之后,她在苦苦坚持后,无奈停业了。
严琦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部分老年人自己做饭吃很困难。于是,近年来,我市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社区食堂,由民政部门补助。但是,不少社区食堂运营一段时间后难以为继,根源在于老年餐制作成本较高,而价格都较低,许多都处于亏损状态,长此以往,会有更多的社区食堂面临停业。
2023年,我国出台相关政策,倡导建设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重点要解决“一老一小”就餐问题。为此,她建议,明确社区食堂运营的公共服务定位。具体说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由社区食堂先按成本计算服务价格,再统一制订优惠价格,也可分类计费,如:70岁以上老人及6岁以下儿童设定优惠价格,普通居民则另行定价,保障企业有利润能维持基本运行,同时让居民得到实惠。
盘活社区现有的国有住房资源,建设社区食堂。推行“1+N”服务供给模式,即依托1个示范性社区食堂,带动N个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食堂共同发展,实现就餐服务全覆盖。
支持餐饮龙头企业建设社区食堂,在用电、用水、房租、税收等方面优惠,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并可给予配套补助,探索给老人每年增长的现金补贴改为社区就餐补贴。打造多种助餐方式,通过“中央厨房+中心食堂+助餐点”模式,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有效覆盖。
当然,应加强社区食堂的规范化建设,对社区食堂服务全过程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还应鼓励社区食堂多元化经营,如开设“社区食堂+阅读空间”模式,为居民提供聊天、娱乐的休闲空间,提供经营服务增长点。推广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建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护住食娱学”等一站式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有实力的餐饮龙头企业探索整合养老、卫生、家政服务网点,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为老助老服务,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养老+家政”等服务业态。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