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丰富的中华传统香文化再一次得到继承与复兴,这就不得不提在这一环节起了大作用的孙玉辉先生,他从07年创立“香至尊沉香”以来,秉持传统香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了宋朝以来对沉香礼仪与沉香美学的认知,也为我们讲述了诸多的关于沉香的中华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至尊·徽宗的气韵

追溯香道历史,它的诞生地是中国,自隋唐起便逐渐兴起,并在宋朝达到了繁荣鼎盛的阶段。那时的香道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崇尚简朴,对宋朝繁复精美的生活方式有所摒弃,故而在禁绝部分雅道后,香道虽在日本得以完整保留,却在中国本土逐渐淡出主流视野,转向民间祭拜活动中的实用化形态。

宋朝文人的案头常设一精致小巧的香炉,正如陈宓《和喻景山》诗中所描绘:“而今已办还山计,对卷烧香爱日长。”从《文会图》等传世画卷中可见,青铜香炉或白瓷香炉已然成为当时读书、娱乐、聚会的必备元素,点缀着宋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宋朝的青铜及瓷器工艺高度发达,香炉造型各异,既有庄重肃穆的王公贵族用具,也有精致小巧适合百姓文人使用的瓷器香炉,其中不乏鸭型、狮型的大型香炉,彰显主人身份地位的同时,也为日常生活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

宋代制香工艺独步天下,此时出现了诸如《洪氏香谱》、《陳氏香谱》、《天香传》等珍贵文献,记录了香文化的深厚积淀。相较于现代常见的线香和盘香,宋人更青睐香丸与香饼的使用,讲究以“君臣佐使”的原则调配香药,追求香味层次丰富、悠长持久。文人墨客如陆游等,不仅热爱品香,更亲自参与调香,视其为生活的一种高级享受,这在其《焚香赋》中有生动体现。

宋人对焚香方式亦有独特见解,他们推崇“隔火焚香”,即通过炭火加热香料而非直接燃烧,以达到香气舒缓释放的效果。这种方法后来传至日本,成为现今日本香道的核心手法之一。宋代杨廷秀在诗词中描绘的场景,无不展现出这种焚香技艺的优雅与考究。

上至皇室下至百姓,宋朝社会各阶层对于香料的消费蔚然成风。皇帝们身为文艺典范,自然对香道颇为重视,带动了整个士大夫阶层的香事热潮。朝廷宴饮、庆典活动中,香料时常作为赏赐之物出现,甚至融入饮食之中,成为贵族养生保健的独特方式。平民百姓则多将香料用于烹饪、沐浴、祛病避邪等生活各个方面,反映出香文化深入到宋代社会肌理的普遍性。

最后,回顾宋代繁华的香铺市场,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商家纷纷涉足香料行业,大小店铺林立,商品种类齐全,竞争激烈。这些现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且活跃的香料交易网络,奠定了宋朝香文化繁荣昌盛的基础。香道虽在日本得以传承与发展,但其文化底蕴、技艺精粹以及日常应用的广泛度,均不能忽视宋代中国香文化的宏大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香古色的香铺---香至尊沉香

综上所述,日本香道确实在其本土发展得颇具规模且影响深远,但在博大精深的宋代香文化面前,不得不承认它承载的是一份源自中国的古老智慧与美学追求。日本香道犹如一部延续千年的微缩历史,折射出宋代中国香文化的卓越风采,证明了其在全球香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奠基者地位。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