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亚洲国家则超过了40%。

胃肠道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的结外累及部位,其临床主要症状为腹部胀痛不适,厌食,体重下降,乏力,不规则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包块,腹泻,消化道出血,少数有肠梗阻、肠穿孔等症状。因为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及大体检查极易与胃癌、溃疡或其他炎症性病变混淆,所以常被漏诊或误诊,使治疗也变得复杂。

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在临床上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泼尼松)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是部分老年患者通常治疗效果不佳,化疗不良反应较多,难以耐受,总体预后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接受一线治疗后仅50%~60%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被治愈,5%的患者仅能获得部分缓解,15%~25%的患者表现为对任何化疗都出现耐药,还有20%~30%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后又出现复发。

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菌物多糖BRM生物反应调节剂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WahCheuk等在《国际外科病理杂志》上发表了一例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服用菌物药灵芝制剂治愈的病例报告。一例既往无病史的男性患者来医院就诊,自述上腹部有饥饿感,经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呈阳性,胃镜检查发现胃幽门部有大面积溃疡,经取样活检及免疫组化证明,最终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方案为施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在手术前,每日自行服用高剂量的菌物药灵芝制剂,手术后医生在对切除的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时,未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反而可见大量的CD3+、CD8+细胞毒性小T淋巴细胞浸润胃壁全层Ki67增殖指数也降到了1%以下手术后随访两年半期间,患者没有进行任何辅助治疗,肿瘤也未复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人员认为,该患者的术后标本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非因为根除了幽门螺杆菌而缓解了大B细胞淋巴瘤,推测可能是因为该患者服用了高剂量的菌物药灵芝制剂,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对大B细胞淋巴瘤的主动宿主免疫反应,导致肿瘤完全消退。此报告诊断明确,治疗过程清晰,菌物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时至今日,菌物多糖BRM免疫干预方案已经为许多复发、难治患者带来了持久效果,未来,随着对菌物多糖分子量、结构和构效关系以及免疫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菌物多糖BRM免疫干预有望在肿瘤人群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多肿瘤人群带去健康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孙阳阳,耿翔,周晓莉,等.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2019,29 (9): 715-722.

【2】石远凯,孙燕,刘彤华.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 2015, 37(2): 148-158.

【3】韩森,刘卫平,朱军.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的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19, 46(2): 90-93.

【4】张婷婷,王先火,张会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选择[J].中国肿瘤临床, 2019, 46(19): 1014-1017.

【5】翁婉轩,高陆,任明强.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 2023, 50(21): 1119-1123.

【6】Wah Cheuk,John K C Chan,Gerard Nuovo,et al.Regression of gastriclarge B-Cell lymphoma accompanied by a florid lymphoma-like T-cellreaction: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 Lingzhi).Int J Surg Pathol,2007,15(2):180-186.

【7】林志彬.灵芝与肿瘤防治.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2.

声明:

以上观点及内容由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相关文献编纂而成,仅作学术信息交流使用,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分享,如有任何问题,请私信联系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