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虫蛙蛰伏于黑厚的土地,在逼仄的空间里熬着;鱼鳖潜藏于污泥或深渊,不敢稍许探头窥视外界;花朵一旦急于自我展示,必然受到喜怒无常的寒风教育。那时候,蝴蝶还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蛹,那个比身体大不了多少的茧,就是它的全世界。种子滚落在干涸的地缝里,阳光照射不到。
一声惊雷,天地顿时明媚起来,是预言,是暗号,也是宣告。勐海的傍晚已能听到阵阵蛙声,油菜花绚烂满地,灿灿如金。蝴蝶流连其中,与春风花香共舞。北方冬小麦返青生长,南方的稻谷开始播种,茶树也渐渐萌动。
睿谷生态,春耕开始了。睿谷生态既耕种稻谷,采集普洱及其他作物,也耕种梦想、诗意和自由心灵。本期特邀三位“神秘嘉宾”,分享他们的“惊蛰时刻”。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被贬贵州龙场的黑暗日子,王阳明潜伏在一个喀斯特溶洞里。周围只有滴水的回响和阵阵虫鸣,整个世界是宁静的、枯寂的、贫瘠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天理是什么?圣人之道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困扰了他半生。
一年、两年,王阳明不知道还要在这里呆多久。又是一个春日,白天石缝里开出鲜花,夜里万物又归于寂灭。花开花寂之间,王阳明突然惊觉:“心即理”——宇宙万象,不过是内心的镜像。春日里的灵光乍现,让心学开出了影响世界的思想之花。
王阳明的“惊蛰时刻”告诉我们:强大的内心无需依赖外界,追随心灵才是人生至理。因此,睿谷生态奉行的是心与心的交流,“与少数人做朋友”,寻找彼此秒懂的人。有的人对自然的美好视而不见,但也有人能看见睿谷八分地里稻谷生长的过程,看见千米海拔上的古茶树花开。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的仕途颇为不顺,湖北黄州是其人生至暗时刻,也是重要的“惊蛰时刻”。在这里,苏轼一转身成了苏东坡。《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都作于这一时期,余秋雨称之为“黄州突围”,是中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段。
苏东坡的突围不仅体现在诗词书法中,也体现在对待美食的态度上。黄州前后,中国文化界的顶流美食博主正式上线。据悉,苏东坡关于吃的作品有1212篇,他不仅爱吃,还在美食中洞察了关于生活的秘诀。黄州猪肉粗糙味重,十分难吃,苏轼深入钻研烹饪之法后,作了《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寥寥数语就概括了东坡肉的秘法精髓,美食造诣和文学造诣缺一不可。此后,惠州的荔枝、儋州的生蚝等美食随着苏东坡的贬谪路线图广为人知。
对待食物的态度亦能反映一个人的处世之道。无论精细或是粗糙的食物,在苏东坡手里总能得到虔诚的对待,呈现出其本身的最佳口感。一饭一粥,也能吃出人生至味,这就是苏东坡的生活哲学。
正如睿谷生态所种植的勐海香米,以原生态的耕种模式,呈现口感香软的质地,带给万千家庭健康安心的生活。吃好碗里每一口饭,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便是对自己最好的照顾。
“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最后一位嘉宾是明朝最受欢迎的旅游博主——徐霞客,他的“惊蛰时刻”,来得要比前二位嘉宾早一些。十五岁那年科考失利,他就放弃了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这条路,走了一条从未有人涉足的小道。有时一个人独行,有时是带着母亲云游四方。他见过那些别人从未见过的场景:东观沧海的壮阔波澜,在桂林幽深溶洞中涉险探寻,确定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主流,甚至从一条大蟒蛇的身上跨过……
人的一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得有诗与远方。徐霞客在其生命中最后几年,远游至祖国西南边陲云南。一本卷帙浩繁的《徐霞客游记》,云南占三分之一篇幅。他看到了丽江古城的鳞次栉比、抚仙湖的清澈见底、玉龙雪山的皑皑白雪、腾冲火山的能量涌动,也在热带丛林中寸步难行。
也许正是因为丛林的阻隔,让徐霞客止于腾冲,无法前来西双版纳。循着徐霞客的未竟之路,睿谷生态在这片雨林中扎了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顺应稻谷的自然天性,任其自由的生长。这些生活在远方,成长在诗里的作物,又踏过千山万水,来到人们桌上,完成生命的轮回。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我们赞颂惊蛰
这是万物勃发的日子
即使最谨慎的物种
得到暗示,也变得活跃起来
我们更惊叹于人生的“惊蛰时刻”
像是某种神谕降临
内心顿悟
从内耗到自洽
从慌张到从容
从犹疑到笃定
惊蛰时刻,便是起点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睿谷”,意在智慧地面对大地之美,尊重大地的宝贵,对自然与人的相处方式实现更深的探索,倡导丰沛而诗意的生活方式。
睿谷将“国际化”与“在地性”融于同一视野,用一套近乎苛刻的选择标准,精选有底蕴的地方,打造独特的产品,汇聚一群有趣且热爱美好事物的人们,以美学体验与文化内容的输出,共同构建与维护一种生活态度、一类有趣与美好,抑或是一种品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