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路上,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是我偷闲下棋的好时空。

最近在腾讯围棋从7段杀回8段的过程中,昨晚碾压式(这个词充分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得意忘形)赢了一个8段,目前胜败5:1,输的那一盘,是败给一位6段。

只要选择时间较长的对局,只要能够专注其中,只要冷静判断,我的胜率还是很好的。

可是,这些“只要”,往往是那些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实现的“条件”。

我在许多事情上有“逢强则强、逢弱则弱”的特点,例如上学时能做出最后一道难题,却在前面的填空题里丢分。

围棋为例,我靠自学,迅速达到身边人的最高水平,经常能下出“有职业感觉的一手”。

可是,谁会用“不用功而成绩好的比值”来衡量一个人呢?--这可能是我读书时最蠢的地方了。

成年后,尤其是二次成年后,才慢慢意识到,看些看似见到的“只要”,才是一个人是否卓越的关键。

所谓二次成年,是指我“退休”十年后再次折腾的这些年。

第一次成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是夹生。直至我搬到温哥华,我心底的情境,依然是大学宿舍里的苟且男生。

在温哥华,经常会遇到一些厉害的人。大多是同龄人,但在他们面前我,总觉得自己幼稚不堪:

a、感觉他们才像成年人,能理性计算得失,会来事儿,务实。

我太心不在焉了。关键是自己也不会,也可能是心底根本不在意?这种不在意就像对班上成绩好的同学的貌似满不在乎的嫉妒。

b、最近一次,和一个著名投资人朋友略有往来,看他做事极其严谨,用心,认真,发型永远板正,身上的高领衣和休闲西装一丝不苟。

我突然有所触动。这种认真其实和工作并无关系,而是一种与现实的关系,和面对当下的态度。

再说回围棋吧。

我们来看看,上面提及的这几项非常关键的“只要”:

1、“只要”选择时间较长的对局。

腾讯围棋有几个时间选择,一分钟,五分钟,二十分钟,然后是读秒,对局时间长的读秒也长。

假如我选时间短的,往往是时间有限,想赶紧下盘棋过瘾。

这时候胜率往往不高。

选了二十分钟的,表明打算认真下一盘。

起初的这个心境,以及第一个姿态,已经决定了胜率的更大一部分。

这就是仪式感、行为主义、职业状态的厉害所在。

就像巴顿将军打造善战之师,是从仪容和规范入手的。

所以,长期主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关于时间的仪式感。

2、“只要”能够专注其中,认真下每一手棋。

围棋和高尔夫很像,开球打几百码算一杆,果岭上差之毫厘也算一杆。

围棋最终的胜负,是由一连串的时空决策相乘得来的,所以,“思考率”非常重要。

所谓思考率,是指:

每一百次思考,你有多少次是认真思考的。

职业棋手追求的是100%思考率。‍

下棋的时候,业余棋手要么是随手,要么是陷入局部。

随手,就是不能认真计算每一步,思考率低;

陷入局部,就是追鹿者不见山,没有全局意识。

业余和职业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职业精神上。

前阵子代表温村参加北美城市围棋赛,我的胜率还可以。因为略有压力,不能太随意。

有一阵子,我下棋时会不断念叨:“要活棋,要有目。”以此来克服随手,以及别犯只顾局部的低级错误。

要活棋,是指别陷入那种不可逆的损失。大块棋被杀,棋局就结束了。

要有目,是指每一手棋要思考其根本目的:增加地盘。毕竟围棋以此来评估胜负。

这两点,对于企业经营者或者投资者一样重要:

要活棋,就是指如何持续生存下去。留在牌桌上,才会等来机会;

要有目,是指现金流。生意的本质就是创造现金流,就像我们流淌的血液。

3、“只要”冷静判断。

围棋从空间看,是全局性的;从时间看,是连续的。

但是,每一手棋,又是独立的。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地方。业余棋手(职业棋手也不例外)经常会陷入惯性之中,例如在不重要的局部纠缠厮杀。

正确的做法是:每一次都像一个新人接手这盘棋一样,重新思考,找寻已有局面下,终局胜率最高的一手。

为什么艰难?

因为这是两个分裂的动作:

1、整体的延绵性。

围棋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要有故事性,连续性,要有前后顺序,因果推理;

2、当下的离散性。

据说我们只能活在0.1秒之内。过去已经被压缩成没有大小了,只剩下一个已知条件(基础概率✖️主观概率),此刻我们只能想要下的这一手棋,走这一手棋。

分裂的动作背后,是分裂的角色:

1、在延绵性这一点上,你是一个将军

2、在离散性这一点上,你是一名战士

即使二者的目标一致,但在思考、行动和感受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必须同时成为一个将军和一名士兵。

所以非常艰难。

这一点,可能是人类最根本的困境之一:

我们既是自己命运的鸟瞰者,又是参与者。

我们从人生的整体性角度,来作出决策,扔出骰子;

我们又不得不像一个被扔出的骰子,接受此刻的某一面。

现实往往是,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决策,扔出了对的骰子,例如成功率高达5/6,但结果却依然会落入失败的1/6。

但是,假如我们决定重复扔某个具有隐藏概率的骰子,就要意识到,每一次结果,或成或败,其实是等价的。

以及,围棋的布局、中盘、官子,局面或大或小,收益或厚或薄,每一手棋也是等价的。

很多时候,做好那几项看似寻常的“只要”,比追求下出几步“妙手”更决定全局胜负。‍‍

对此,作为一个无知的“智力崇拜者”,一个回锅的“二次成年人”,我的感悟是:‍‍‍‍‍‍

做好0.1秒后的那件事‍‍‍‍‍

添加老喻微信:laoyu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