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东塘镇,有个村子叫做“石子涧”村。以前,石子涧包括的地方很广,洞庭湖东岸的大片土地都属于石子涧,包括现在湘阴管辖的石涧、丰林、高利、新桥、翻关和屈原行政区管辖的金塘、寺坪、黄金以及汩罗管辖的筛子山、盘龙桥等地,统统都属“石子涧”地域。后来地域行政区域划分越来越细,现在的石子涧,就只是很狭义的指“石子涧”村这个小地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石子涧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洞庭湖的北岸住着一些人家,这些人里有好人,也有坏人,他们有的靠在洞庭湖上打渔为生,有的靠织网为生,当然,还有的就靠偷鸡摸狗、招摇撞骗为生。在北岸,挨近洞庭的陆地上,有两口水塘,一口靠东,叫东塘,一口靠西,叫西塘。这两口水塘挨得很近,中间隔着窄窄的一条陇。

在北岸村里,住着这么两个人,一个叫阿三,另一个叫狗四。阿三是一个孝子,他的老娘中风瘫痪在床上,大小便失禁,每天要换下一套衣服来。阿三每天早上都要提着一桶脏衣服到东塘里去洗。这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阿三忙了一上午,中午时分,他提着桶子去洗衣服,在东塘和西塘中间的陇上走,突然远处一片树叶飘来,飘过阿三的眼前,落到了东塘里。阿三便偏过头去看树叶,这一看不打紧,在东塘里看到了一个人影,那个人影竟然是一位戴着官帽的公子。阿三吓了一跳,赶紧四处张望,没见到其他人啊,他再看塘里,没错,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戴着七品芝麻官的帽子。阿三走,那公子也走,阿三停,那公子也停。阿三摸摸自己的头,公子也摸摸自己的头,只是不同的是,阿三摸到的是乱糟糟的头发,而东塘里的公子摸到的是一颤一颤的帽尾。阿三不敢再看了,他转身准备到西塘里洗衣服,这下更奇怪,西塘里也有一个影子,但那个影子不是戴官帽的公子,而是一条吐着舌头的看家狗。阿三吓得不敢洗衣服了,他跑回了家,去找他的好朋友狗四。

狗四刚好偷回来一条狗,正在剥皮,他听阿三一说,觉得阿三在胡说八道,便随阿三一起来到东塘边。狗四和阿三,一前一后在陇上走着,阿三偷偷地转过头去看东塘。哎呀,塘里一前一后两个影子,前面的是一条吐着舌头的看家狗,后面的还是那位戴官帽的公子;阿三又转过头去看西塘,哎呀,塘里也是一前一后两个影子,可前面的是一位戴官帽的公子,后面却是一条吐着舌头的看家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狗四当然也看到了,他也吓坏了。赶紧把这事告诉村里其他人,其他人都纷纷来到陇上,哎呀,这下可不得了,有的男人照出了女人的影子,有的女人照出了飞鸟的影子,还有的人照出来,是一头肥猪,甚至有人照出来是脚踩莲花、须发飘飘的神仙影子……

不过,午时一过,塘里就恢复了平静,什么人照出的就是什么人的影子,头发是头发,鞋子是鞋子,一点都没变。这事太奇怪了,后来,大家就把这事传出去了,一传十,十传百,一传传到了一位叫隆公的名医耳朵里。这位隆公,听说还是唐代宰相安贞公的第三十世孙,他不但精通医术,还懂茅山大法。

那位隆公于当年端午节那天来到北岸村,午时一到,他就在东塘和西塘中间设立了法坛,开坛一看,就明白了:原来,这两口塘是女娲娘娘补天的时候挖出来的,一口可以照前世,一口可以照来生。那位阿三,他前世是一条看家狗,今生是一位孝子,来生是一位七品县令;那位狗四呢,前生是一位七品芝麻官,可能贪污受贿下了狱,今生成了一位偷鸡摸狗的浪荡子,来生只能是一条看家狗。

隆公把这个秘密讲了出来,大家都唏嘘不已,都去塘边照照,如果照出来生不好,就要赶紧检点自己的言行,争取来生有好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洞庭湖的东岸,住着一条黄色的巨龙,它每天匍匐在这里,按时给两岸降雨,从来没有出过差错。这天,巨龙听到了东岸有口前生塘和一口来世塘,它好奇心上来了,它决定要去照照。

这天,北岸村的人们都在地里劳作,事实上,自从照了来生塘后,北岸村所有的人都变孝顺了,变勤劳了,变好了,没有一个坏人了,大家正劳作着,忽然看到东岸旋起了一阵飓风,接着,飞沙走石,成千上万块的石头块块掀上了天空,然后呼呼地朝北岸飞来,一瞬间,北岸的两口塘中间就堆满了砂石。砂石越堆越高,堆成了一座山了,接着,山前面出现了两条水港,一条弯曲着往左,一条弯曲着往右,山后面掀起了一条一里多长的巷子,等一切都平静下来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不是一条龙么?

那座山,就像是龙的头,两口塘,分明就是龙的两只眼睛,龙头前面的两条港,就是龙须,后面那一里多长的巷子,活脱脱就是一条龙尾巴。

其实,那确实就是一条龙,就是东岸的那条龙。龙飞到北岸,匍匐在了东塘与西塘之间,它睁开眼睛往东塘里一看,是一条龙,再往西塘里一看,还是一条龙。

那条龙心想:难道我前世就是一条龙,来生还是一条龙?既然命中注定了,就是一条龙,那就安心做我的龙吧,不过,它还是打算等待,一定要等到西塘里照出它的来生已成仙再离开。其实,黄龙不知道,那两口塘只有在五月初五午时才能照出前世与来生,它没有在对的时间飞过来,怎么能够照出自己来呢?当然,北岸的人知道了这个事后,都闭口不再谈午时的事了,因为他们村自从龙来了后,沾上了龙气,就变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了,大家都生怕龙知道了真相,照出来生后就离开了,谁愿意让龙离开呢?

人们为了纪念黄龙从东岸飞到北岸的壮观,因为那龙头山是由东岸的石子飞过来而堆积成的,就把东岸喊成“石子涧”,后来,把北岸也喊成了“石子涧”,北岸的石子涧就是现在的石子涧村,那两口塘就是原来2队与3队的两口塘。

只可惜,这两口塘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已经被填了泥巴,改塘为田了。至于那条龙,有没有离开,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石子涧出了很多名人,清朝末代皇帝的老师徐廷麟老先生就是石子涧人,现代也出了很多党政官员,专家学者,文人墨客,民营老总,各行各业的精英名匠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根据这些现象来分析,龙应该是没有离开,一直卧在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