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蕉叶古琴声声伴,一场“文化大餐”如约而至。2月24日,苍南县莒溪镇刘伯温春祭非遗旅游文化节在莒溪刘基文化园举行。

活动当天,刘基文化广场游人如织,精彩演出将活动氛围感拉满。木雕、糖画、点色剪纸、钩绣等齐聚非遗市集,灯谜区挑战、欢庆龙年元宵打卡,黄年糕、九层糕、四食莒溪等当地特色美食现场品尝,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地方非遗的魅力和传统美味。

刘伯温春秋二祭,迄今已有500多年祭祀历史,是莒溪镇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被誉为浙南家祭之最,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春祭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秋祭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两祭礼仪无别,一年一度。

本次文化节活动还设有古琴雅集,展现刘伯温与蕉叶琴的“琴缘”,明代刊印的《古音正宗》《乐仙琴谱》和清代刊印的《德音堂琴谱》《琴苑心传全编》均认为“蕉叶式”琴为明代刘伯温首创,常称蕉叶琴为“刘伯温式”“刘伯温样”。刘伯温创作的琴曲《客窗夜话》亦有传世。

据苍南刘基文化园负责人刘夏景介绍,该活动是刘氏家族盛大的祭祀活动。去年,莒溪刘基庙列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古建筑类别的保护对象,此次春祭活动还增加了揭碑仪式。著名书画家刘旦宅晚年题写“伯温碑林”四字,序由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群撰文、林剑丹书写。碑林所用碑文大都选自《诚意伯文集》,有刘基的诗词、寓言、格言名句等,还有部分选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圣旨、诰命以及明清文化名流歌颂刘基的诗词。刻碑200件,其中有三届中国书协主席的作品,还有名家作品,伯温碑林在林剑丹先生和张索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完成。

莒溪刘基庙即刘文成公庙,是莒溪刘氏始迁祖刘基的六世裔孙刘启宪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自文成县南田迁居于此后所建。

刘基庙坐南朝北,依山面水,飞檐斗拱,灰瓦红柱的明代风格建筑。近些年,莒溪镇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让刘基庙焕发新的活力。走进宽敞开阔的正厅,身着锦绣冠服的刘基仪像映入眼帘。两侧是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的塑像。庙中挂满匾额对联,均是出自大家政要手笔,笔力遒劲、气韵生动。1983年刘基庙重修时征集的沙孟海、周谷城、王遽常、方介堪、谢稚柳、苏渊雷等30多位名家的作品,常引人驻足赏玩。而“五百名世”“士林高风”“千秋景仰”等题匾赠词,以及“秉礼义以权衡才优宰相,定谋猷于帷幄帝重先生”等诗赋对联,高度概括了刘基的道德勋业,表达对先贤的无限景仰。

这次文化节活动除了开展盛大典礼外,莒溪镇还举行了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引回四家企业落户莒溪镇,该活动志愿者用同族宗亲的凝聚力、号召力协助当地推动招商引资,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