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海底捞官宣,正式放开加盟。

至此,坚持直营30年的海底捞最终还是走向了加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底捞放开加盟,其实并不意外。从它上市那一天,就注定了今天要走的路。

巨亏40亿,丢了新加坡首富

巨亏40亿,丢了新加坡首富

2018年,海底捞在经过24年的发展后,正式在香港上市。

对于创始人张勇而言,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敲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16年,海底捞的供应链公司颐海国际,就已经早一步在香港上市。

“吃锅群众”很多不知道海底捞老板手握三家上市公司,正如他们很多人不知道,海底捞老板已经成为了新加坡人。

2018年海底捞上市之后,张勇于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问鼎新加坡首富(福布斯富豪榜)。

上市即巅峰,那两年,张勇和海底捞一时风光无限。

资本化对于企业的改变是彻底的。上市之后,海底捞收获了充沛的资金与无上的光环,在这样的氛围中,企业发展愈加亢奋。

2020年,海底捞在疫情期间依然高歌猛进,新增门店500多家,到了2021年上半年又增加近300家。

骄兵必败,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2021年,海底捞巨亏超40个亿,张勇丢了新加坡首富。

事后,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承认,苦果源于在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策略。

“目前的苦果,只能由我们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最终,海底捞启动“啄木鸟计划”,关闭了多达300家门店。

海底捞为什么学不会?

海底捞为什么学不会?

此次“滑铁卢”,暴露出一个本质问题:海底捞终究还是没有认清它是如何成功的?

在中国现代商业刚刚起步之时,海底捞率先进行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将服务做到极致、成为特色招牌,为员工规划极具激励的职业发展体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术”的层面。

海底捞真正的成功之“道”,在于抓住了中国城镇化运动的时代机遇。

《海底捞你学不会》中有这样一段话:

管理者最难的事,是让别人相信明天的大蛋糕会有自己的一份。人的欲望都是无限的,没有公司能够给足员工今天想要的一切,因此员工在拿今天的工资时,眼睛一定看着未来。如果他们对未来有信心,今天干的活儿就会多过今天的工资;反之,今天做的工作就会等于或少于今天的工资。

20多年的城镇化运动,一方面为海底捞提供了大量渴望改变命运的员工,另一方面为海底捞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海底捞可以从服务员一步步成长为领班、店长、区域经理、总部高管,这就是清晰地改变命运的道路。而背后支撑起无数员工命运改变的,是海底捞能够持续开店的市场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底捞每新开一家店,就能释放出员工晋升的机会,在持续开店过程中,凭借优秀的管理机制,使得大量员工“相信明天的大蛋糕会有自己的一份”。

在这个逻辑下,只要海底捞能够持续开店,无论是员工的上升通道还是海底捞的上升通道,就不会关闭。

相反,如果海底捞无法持续开店了,员工改变命运的向上通道将会逐渐关闭,海底捞曾引以为傲的优势就会逐渐失去。

所以,海底捞真正学不会的是什么?是已经无法再回到那个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大发展的时代了。

1994年,海底捞刚成立时,中国的城镇化率仅为28.62%。

到了2020年,张勇蝉联新加坡首富时,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3.89%。

中国城镇化已经接近尾声。

时代已经不是当年的时代,海底捞也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海底捞。

一二线城市火锅品牌竞争惨烈,哪怕是海底捞,拓店的空间也被大大压缩。

上市之后,海底捞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样才能对资本市场有所交代。

因此,当一二线城市直营拓店愈加艰难之时,开放加盟,市场下沉,就成为了最为快速拉动增长的手段

所以说,从上市之日起,就注定了加盟之路迟早要走。

下沉市场,降维打击

下沉市场,降维打击

海底捞开放加盟,同时也是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消费市场的下半场,开始由一二线城市的竞争,转移为下沉市场的竞争。

如果说过去30年,是海底捞不断向“品牌资产”存钱的过程,那么这次开放加盟,相当于一次性把过去30年积蓄下的品牌资产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底捞品牌,积累30年的品牌势能,一朝释放,威力可想而知。

火锅在餐饮行业里,由于普及度高,标准化程度高,不需要大厨,向来是招商加盟的火热品类。但是过去几年,行业资本化加剧,不少项目以明星为噱头,通过流量营销,成了收割加盟商的镰刀。

海底捞开放加盟,无论是对主营加盟的一二线网红火锅品牌,还是对下沉市场的区域火锅品牌,都是一次颠覆式的降维打击。

从目前海底捞官方披露的相关政策来看,对于加盟商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预计投资门槛将是1000万元起步。同时可能要具备发展多店的实力。

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开放加盟对于海底捞的意义重大,当无法向上在一二线城市继续取得突破时,及时调转方向走入下沉市场,利用品牌影响力,整合当地资源,或可开启新一段的高速增长,开启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海底捞目前有1300多家直营门店,多数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可以预期的是,一旦开启加盟下沉,门店数量或可迅速翻倍。

海底捞开放加盟,短期可以迅速提高门店市场占用,而从长期来看,最为受益的其实是海底捞的供应链公司——颐海国际。

此次开放加盟,也意味着海底捞未来的发展重点已经开始从门店向供应链转移。

张勇手握海底捞、颐海国际和特海国际三家上市公司,一家赚着国内门店的钱,一家赚着供应链的钱,一家要赚海外门店的钱(特海国际从海底捞剥离,负责海外开店,目前还在亏损)。

这次放开加盟之后,无论是海底捞还是颐海国际的业务,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张勇重返新加坡首富的日子,或许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