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正在进行,这场春天的盛会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除了2024年各项工作的政策指导——政府工作报告外,一些委员、代表的提案、议案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对象,其中,不少有关文旅的话题冲上热搜。
图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过去一年,我调研发现,国内很多省区市的旅游住宿机构都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游客除了要出示身份证件,还要到专门的人脸识别设备前‘刷脸’才能入住。”戴斌说,该措施不仅降低了服务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酒店用人脸识别终端的单价从数千到数万不等,厂家还会收取年度系统维护费用。我还发现,度假区、滑雪场、索道、主题公园、博物馆等旅游流量入口和消费场景安装人脸识别终端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且强制使用的场合越来越多。”
那么,入住酒店须人脸识别,这到底是何时、哪个部门出台的规定呢?
“经过对部分地区酒店企业、旅游和商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的调研,我发现,在酒店加装人脸识别设备终端,既没有明确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也没有正式成文的部门规章规定。”戴斌指出,当前,让游客做人脸识别的地方都是按照“告知且同意”的原则实施,即“公安部门告知旅游住宿机构,然后旅游住宿机构也同意做,所以就做了”。
戴斌建议,公安部对强制旅游住宿机构购买和使用人脸识别终端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包括要求安装的法律依据、是否指定厂家品牌、是否要求同步上传信息等。及时指导各地公安部门取消游客入住宾馆酒店必须“刷脸”的规定,并召回相关的软硬件设备。
“除《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六条‘旅馆接待旅客住宿必须登记。登记时,应当查验旅客的身份证件,按规定的项目如实登记。接待境外旅客住宿,还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送住宿登记表’外,依据‘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不得要求旅游者履行‘刷脸’义务,也不能要求旅游住宿机构除查验身份证件之外履行采集生物信息和涉及旅游者隐私数据的义务。”戴斌建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尽快实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对专项数据和隐私保护提出具体、可执行、可查验的要求,会同国家数据局等部门针对旅游过程中个人隐私、商业机制和数据安全,建立有效的法治管理体系。
戴斌还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针对游客的“强制刷脸”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对有关制度、规定和标准进行合法性审查。“地方立法、政府条例和部门规章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任何地方、任何部门都不可以没有上位法和正式授权就限制公民的旅游、旅行和消费。”
“云冈石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在今后的保护工作当中会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续发力,做好文化遗产代际之间的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走上全国两会“代表通道”,向大家讲述保护云冈石窟的故事。
杭侃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危岩体加固工作进行了几十年。在此过程当中,我们采取了环氧树脂灌浆和锚杆加固技术,曾经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嘉奖。在危岩体加固工作告一段落、进入以预防性为主的阶段后,我们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这是因为云冈石窟是在侏罗纪的砂岩体上开凿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构造裂隙发育,有的地方岩层有十几层,有的里面还有软弱岩层,会碰到风化、冻融、渗水等多种病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回顾参与云冈石窟保护工作的历程,杭侃说:“我在2021年来到云冈研究院工作,有机会爬到云冈石窟上面去查看保护的情况,可以说更加切身地感受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云冈石窟第39窟是一个中心塔柱窟,中间雕了一座5层楼阁式塔,中外学者对这一石窟广泛关注。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在调查云冈石窟的时候予以重点关注。杭侃说,“我们对比新老资料发现,这座石窟的顶部风化比较严重。通常我们进入工地现场要佩戴安全帽,但是到了云冈石窟第39窟顶层的时候,我们都又把安全帽取下来了,生怕戴着安全帽,一不小心碰到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为我们看到那种风化层就像酥饼一样是一层一层的,看着好像马上就要掉下来,让人十分心疼。”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拈花湾文旅董事长吴国平连续调研了江苏无锡、山东济宁等地的乡村后发现,一些年轻人经营的民宿,无论是从经营效益,还是服务口碑,普遍比年长者经营得好。不过,据他了解,年轻人经营民宿数量占比却很小。这也说明所在地从事民宿经营、乡村旅游的年轻人数量还不多。
正因如此,吴国平今年提出“进一步鼓励‘二代’返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他表示,乡村旅游业要瞄准高质量发展,进入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运营时代,存量业务迫切需要运营提升。经过调研,吴国平认为,相较于吸引其他人才,鼓励并吸引“二代”年轻人返乡,投入乡村旅游是收效较好、见效较快、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这些‘二代’年轻人对家乡有感情,了解家乡情况,植根乡村、发展乡村、运营乡村的意愿也强烈,同时,年轻人思维活跃,在乡村旅游创意策划、口碑营造、服务提升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乡村旅游名副其实的‘田秀才’‘乡创客’。”吴国平建议,多措并举,出台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鼓励“二代”还乡,并着力提升乡村的教育、医疗等水平,解决其后顾之忧。
去年以来,我国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但“五一”“十一”假期大排长队、人挤人的现象也被“吐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拟提交一份主题为“落实完善工时与带薪年休假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代表建议。
霍启刚关注休假制度的优化,他在建议中表示,建议落实完善工时与带薪年休假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提升人民幸福感。
霍启刚表示,目前,我国工时和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效果还不理想,对青年劳动力保障不够。他认为,对现有工时和带薪年休假制度进行全面落实与完善,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去年以来,中国推出了多项旅游便利化的措施,包括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实施免签证政策,但在入境游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打通的“堵点”。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发现,外国游客来华,签证申请资料名目繁多、审核周期长;很多消费场所,支付无法刷国际信用卡;买火车票只能去线下人工窗口;多数酒店不接待外宾。
她建议,简化签证申请流程,扩大免签、过境免签、落地签等政策使用范围;改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下载相关App,在办境内银行卡也能花钱;在旅游景点、公交站点设置多语言标识体系等,向全世界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国际化的旅游环境。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准备提交《关于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提案。她建议,一是明确教学任务,把“非遗”明确为重要美育教育内容;二是完善课程设置,结合本土代表性“非遗”项目,在中小学设置专门课程;三是强调实践教学和活动开展,大力开展“非遗”手工体验等活动;四是发挥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进校园中的作用,形成教学合力。
◆来源于中国旅游报、红星新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综合整理
©zhangshangfeiyi® 掌上非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