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近日,我们迎来惊蛰,又名“启蛰”,标志仲春启始,此时气温回升,春雷乍动,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春天的所有节气里,惊蛰好像是有点特别的。带着点石破天惊的气势,铿锵有力、轰轰隆隆地惊醒了天地万物。

它是如此高调,用“春雷始鸣”宣告“寒冬已去”,用“草木萌动”化解“千里冻土”,用“蛰虫初醒”唤起“万物生灵”,用“天气回暖”孕育“春色喷薄”,用“桃花初绽”预告“十里芳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蛰伏后,在经过立春和雨水的含蓄铺垫后,它仿佛再也忍不住,一定要发出声来,向人间宣告:醒醒吧,春天来了!

天地至此,醒了,也暖了。

惊蛰有三候

一候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在此时绽放,娇艳欲滴。

二候仓庚(黄鹂)鸣

黄鹂鸣啼,吟唱春暖花开的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候鹰化为鸠

雄鹰已消失在天际,斑鸠鸣叫着,迎接着崭新的春天。

惊蛰·习俗

“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俗语也说:“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节日忌讳吃梨。不过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从养生角度来说,此时乍寒乍暖,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吃梨也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增强体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蛰·养生

惊蛰过后春暖花开,是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等流行性疾病。如今各类病毒高发,外出也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做一些温柔缓和的运动,保持气血和畅精神愉悦。

饮食方面,应注意护肝,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菠菜就是春季护肝最好的蔬菜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是惊醒,它像一记来自天地的提醒和鞭策:草木已动蛰虫已醒,农人亦已开耕,懒散已久的“你”也该从冬天的长梦里跳脱,调整心态和心情,去迎接鲜活明媚的春光,去珍惜不忍辜负的春日。

没有人能阻挡,春天如期而来。

春意融融,草长莺飞。愿你也如这春日万物朝气蓬勃、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