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于3月7日8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过去三年多的新冠疫情保卫战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医卫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在抗疫的考验中得以彰显,让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焕发出新光彩。

在老百姓看来,中医药既神秘又神奇。神秘的是,中医药的理论让现代人理解起来还有一些难度。神奇的是,中医药的疗效让患者啧啧称奇,小到感冒大到慢性病、疑难病,中医药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比如,带状疱疹,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缠腰龙”,得了它,在腰部位的皮肤上的疱疹,火辣辣的疼。如果在急性皮损期采用中医的火针疗法、点刺加上拔火罐治疗,止痛效果特别的好,而且消退的快,不留后遗痛。再比如呼吸科、耳鼻喉科常见的气道高反应的咳嗽,中医称为“风咳”,采用中药复方治疗效果好。

实际上,中医药的养生智慧和方法已经融入老百姓生活。比如,夏季炎热上火,外出旅行上火,煮一点绿豆汤喝比什么都好。再比如,采用八段锦等中医的健身方法来调节心身,使肢体内微微汗出,保持微笑的心态,达到这“两微”,对于健康促进是非常好的。

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概括起来就是8个字: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它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七情致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强调辨别疾病和辨别不同证候组成的证候特点相结合。诊疗时,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整体情况,拿出来相应的治法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进行整体治疗。这对于慢性多因素的疾病,效果好而且有优势。事实证明,中医药几千年的人用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屠呦呦老师关于青蒿素的发明,重要的启迪就是根据1600多年前《肘后备急方》的记载。近十年来,党中央就中医药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去年初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中医药人,我们要擦亮中医药这一“金字招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未来,各个部门要联合加强中药饮片、中药材在种植、炮制、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系统质量管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吃上好中药。要加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惠及基层,特别是乡村百姓的疾病防治和康复。要着重推进疑难疾病、重大疾病的中西结合研究,让更多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造福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