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可以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集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等众多名号于一身,是一位对近现代对人类思想颇具影响的大师级人物。

罗素最为普通人所熟知的著作当属《西方哲学史》。我曾很认真地拜读过它,并做了很大篇幅的读书笔记,的确是让我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哲学家,罗素对人生的意义有着深刻的思索。他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提到:“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可见,在罗素看来,一个人人生意义的差别就体现在他对待爱情、知识和人类苦难不同的态度上。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但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才值得人类用一生去渴望,却很难给出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定义。这可能是因为爱情这种东西过于飘渺,就如同天上的云彩般变幻莫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罗素所说的对爱情的渴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他渴望的是能够在心灵层面上与自己产生共鸣的灵魂伴侣。也许这样的伴侣一辈子都不会出现,也许这样的伴侣只不过是个人脑海中创造出来的幻影,但具有这样的情感追求,能够促使人们热爱生活,珍视人生的意义。怀揣对爱情的渴望,使人的情感更加敏感、细腻、真诚,能更加关注人与人心灵的交流,不至于使自己变得如行尸走肉般麻木不仁。

知识的重要性无需赘述,我们几乎一辈子都在学习、掌握知识。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知识是客观、具体、可量化,逻辑非常清楚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这类知识让我们了解身处的世界,随着这类知识的不断丰富,曾经看似神秘的事物变得不再神秘。现代人不会再认为打雷闪电是“雷公”与“电母”在发威,也不会再相信月亮上真的住着嫦娥仙子。这类知识本身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拥有这类知识,可能给人类带来福利,比如电力可以便利我们的生活,同样,拥有这类知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比如原子科学制造出的原子弹。另一类知识可以称为人文知识。历史、文学、伦理、哲学、艺术等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极大地提升人类的素养。这类知识的丰富能够增强人们对于什么是公平正义,什么是真、善、美的认知。人文知识的丰富,有利于人类正确地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所以,罗素讲的对知识的追求,应该是同时对这两类知识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不断遭受到的苦难而前行的。但是,正因为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始终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抱有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才不断地催使他们去发现、去改变、去创造,由此,人类社会才不断地向更深层次的文明发展。

对待爱情、知识与人类苦难的态度,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了自己的意义。罗素认为,对待爱情、知识与人类苦难的态度会产生三种激情。他说:“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想,人生如果缺乏激情是非常无趣的,不过,我也不想像罗素那样因为激情而在绝望的边缘苦苦挣扎。只要能够体会到纯真的爱情,能够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能够对人类苦难抱有应有的同情心,那么,我的人生就算是有意义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