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教师待遇保障”相关的意见建议,一起来看↓↓

祝响响:建议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祝响响表示,“教师教龄津贴在设置之初约占教师工资的1/10左右。但随着工资、物价、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教龄津贴38年未调整(据统计,现行教龄津贴标准仅占教师平均工资的1/1434),已起不到政策设立之初的激励作用,急需调整政策、提高标准。”

教龄津贴是该涨涨了!现行教龄津贴标准是1986年开始实施的每月3—10元不等的标准,教龄津贴整整38年未调整。改革开放40多年了,GDP都涨了几十倍了,这教龄津贴却38年没改,真的说不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龄津贴是国家为了鼓励老师从教,于1985年设立的一项对老师激励的政策,也是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三元至十元的教龄津贴,既不能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难以彰显尊师重教的意义,更无法表现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为此,她建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加快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的工作进度,更好地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期望和需求,鼓励他们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陈众议:建议提高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类教师待遇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关注教师待遇问题。他建议着力提高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教师待遇,让教师真正成为全社会敬仰的职业。

陈宏斌:建议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提升职业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建议提高教师的教龄津贴标准,提升教师职业的综合吸引力。陈宏斌指出,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明确“教龄津贴”属特殊岗位津贴,当时的标准是每月3元、5元、7元和10元不等(当时教师月薪约几十块),对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三元至十元的教龄津贴此后一直未作调整。

陈宏斌表示,教龄增长是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见证,建议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教龄津贴机制,可考虑分级标准,如毕业不满5年的教师逐年提高,满5年后分档逐步提高,增幅随着教龄增加降低,体现对中青年教师的关怀。享受教龄津贴的人员应是在一线为学生授业解惑的教学人员,需达到标准课务教学工作量。对退休人员施行荣誉教龄津贴,按在职享受津贴的一定百分比兑现。对在职获国家、省、市、县模范教师等政府综合类表彰奖励者分别提高12%、10%、8%、5%的比例计发;对在农村教学岗位教学满30年的退休教师,荣誉津贴提高10%计发。

姚爱兴:提高幼师待遇,稳定学前师资

近3年,宁夏幼儿园数量增加144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1.3%,山区原深度贫困地区入园率3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宁夏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0.42%,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9.9%;“十四五”以来,宁夏统筹27.26亿元财政经费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年增幅达3.81%……这组数字,见证着“十四五”以来宁夏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显著成效。

“宁夏学前教育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底子薄、普惠性资源不足。随着新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待遇、稳定幼儿教师队伍迫在眉睫。”经深入调研后,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姚爱兴围绕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问题建言。

另一组数字也显示着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必要性:按照国家1:9的最低配备标准,宁夏应配备保教人员缺口2242人;目前幼儿园教职工在编工作人员仅占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6.81%,在全国靠后;全区还有12个县(区)的152所公办幼儿园(占公办园总数的15.6%)没有在编教师;根据摸底统计数据,聘用专任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3.92万元。

姚爱兴建议,尽快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补齐制度短板,从长远角度保障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中央财政持续增加额度支持学前教育发展,重点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研究制定专项彩票公益金等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用于补充配备教师、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加强教师编制配备。按照不低于在编教师工资标准,制定公办园聘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督促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支持政府将符合公共利益的公办园聘用保教人员和普惠性民办园保教人员岗位开发为公益性岗位,打通毕业生和普惠性幼儿园用人通道,通过公益性岗位计划,分担和核发教师工资和补贴,增强就业吸引力,解决‘毕业生不从事本专业’‘普惠园招聘教师难’问题。”姚爱兴说。

昝圣达:建议空编优先给教师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昝圣达提出了《关于更好满足新时代孩子“上好学”的建议》,其中指出,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确定的标准配齐教师编制,将空编优先安排给学校,缓解教职工编制严重短缺的难题,在事业单位严格控编的地区,推广教师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

目前,国内民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正在从“能上学”向“上好学”转变。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上好学”既是直接关系每个家庭的最大公共产品,更是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特别是未来人才文化素养的关键,应该像过去抓“能上学”那样下大力气抓“上好学”,尽力让亿万孩子在同一个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结合江苏及南通等城市的先行探索,昝圣达提出,要进一步壮大优秀教师队伍

“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确定的标准配齐教师编制,将空编优先安排给学校,缓解教职工编制严重短缺的难题,在事业单位严格控编的地区,推广教师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他表示。

他还建议,扩大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并通过“特岗计划”、退休支教等多种渠道为乡村中学提供优质师资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资助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举办省、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深化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名师线上课堂等活动,带动更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尽快向优秀教师转变。要尽可能为担任管理职务的优秀教师行政减负,确保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回归教学;实行严格动态管理,强化教师考核考评,并依结果优胜劣汰。

— END —

来源 |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澎湃新闻、中国教师报、宁夏日报、中国经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