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向总书记展示了自己分别和母亲、女儿合作的两幅作品:“已经传到第四代了,女儿是学绘画设计的,也爱这行,可以结合传统进行创新。”

当得知有的苏绣作品要耗时一年,总书记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才能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后浪们”功不可没。卢建英的女儿潘乃舒如今已经正式加入苏绣团队。在苏州,像“潘乃舒”这样的“非二代”还有很多,他们大多从小耳濡目染,并在心里播下了一颗小小的非遗“种子”。

“后浪”无惧

“非二代”接力传承

截至2023年,姑苏区属116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88家非遗代表性保护单位,和而不同、枝枝璀璨。在苏州,有这样一群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始终在坚守传承,让古老的艺术历久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苏绣的第四代传承人,潘乃舒7岁开始学习针线技法,练就了娴熟的苏绣技艺。13岁时便可以独立完成一幅苏绣山水画。同时,她从小学习素描,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如今她尝试将插画与苏绣结合,创造出更受年轻人喜爱的苏绣作品。“我觉得只要苏绣的本质不变,其他的可以通过设计和艺术,重新整合,比如将苏绣融入为文创产品。”提到苏绣传承,潘乃舒有着自己的见解。

同样是90后的仿古铜器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子阅,以京杭大运河的桥文化为灵感,在苏州城区内挑出富有代表性的六座桥——枫桥,吴门桥,安德桥,行春桥,万年桥,宝带桥,把每座桥的独特文化与苏州传统香器工艺结合,创造出桥系列香具,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简约风格,是古与今文化的交流,也是苏州的文化和工艺通过京杭大运河与世界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桥系列香具

当新一代传承人接棒非遗传承,离不开的关键词是“创新”。年轻力量的加入,在真正传承好古老技法的基础之上,也融合了当下的审美,为非遗的创新增添了更多元素,为非遗“走出去”创造了机会。

“新星”崛起

老非遗“圈粉”年轻人

在苏州,有更多年轻的传承人没有家学背景,也并非来自非遗世家,而是主动走进非遗,为爱发电。这些年轻血液的加入,让苏州非遗传承不止局限于地域和家族里,而是靠出圈传播,主动吸引年轻人加入,打开非遗接续传承的新契机。

80后的乔麦,在大二时初识桃花坞木版年画,并于第二年开启了她与年画技艺的不解之缘。师承大师,加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开工作室……一路走来,她坚守“工匠精神”,积极拥抱新时代,创作出各种与时俱进的作品。今年新春伊始,乔麦还在年画《一团和气》的基础上,为龙年创作了《一团龙气》,卡通的龙王形象亲切可爱,并且细节处有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传达出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人,91年出生的王伊婷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创作、制作与研究,并创立本土文创品牌“一满画纸”。今年王伊婷创作的新年画《万象更新》春牛图登上了人民日报,王伊婷觉得,要让传统文化走入当下生活,不能墨守成规,老画过去的“样子”,只有通过不断创新,让年画时尚起来,才能让“桃花坞”成为不可抹去的春节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象更新》春牛图

近年来,由于传播方式的丰富,传统文化的破圈已成常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文化传承当中。非遗文化也在传承中创新、发扬、接入当代生活,让越来越多人看见并理解。

非遗“破圈”

老手艺拥抱“新”表达

春节期间,姑苏区发动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单位在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博等直播平台推出20余场“在苏州过‘酥’年”——直播姑苏非遗年系列活动。在新春文旅市集和姑苏文旅驿站面向市民游客发放10000张“我在苏州过大年·寻味姑苏”非遗美食体验券。更多的人通过丰富的传播渠道了解并体验到了苏州非遗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级非遗项目“国画颜料制作技艺”非遗直播课

进入数字化时代,古老的非遗有了新表达。通过抖音上的一个个自媒体,苏绣、核雕等老手艺与新媒体擦出绚烂夺目的火花。不少手艺人也加入了直播这一媒介形式,让自己所传承的古老技艺从幕后走到台前,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零距离地接近非遗现场。这些新媒体平台打破了非遗传播的地域限制,让传统技艺不仅“活”起来,还“火”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的非遗也需要走进今天的生活。《一梦枕星河》,一部主题性的城市IP剧,融入了苏扇、苏绣、宋锦缂丝、评弹、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将多项非遗项目的工艺特点、传承与发展集萃呈现,诸多“国家级非遗”的匠心之巧、工艺之美,都在影片中得到细致展示。这些优秀作品不仅让非遗技艺有了精彩绽放的舞台,还吸引着更多人才从事相关工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生力量。

苏州非遗,生生不息

这些非遗背后的创变故事

是当下传统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缩影

年轻人一代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将非遗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推动“老手艺”一路前行